eCulture
**案例 2 吃狗肉
在漢語課堂上,法國學生與韓國學生發生了以下爭論:
中國教師:聽說韓國人喜歡吃狗肉,喜歡吃狗肉有什麼原因嗎?
韓國學生:特別是韓國的男人喜歡吃狗肉,因為吃狗肉對身體很好。
中國教師:你們大家對吃狗肉的習慣有什麼想法?
法國學生:怎麼可以吃狗肉呢?太可怕了。
韓國學生:你們不是也吃牛肉和雞肉嗎?這有什麼不同嗎?
法國學生:狗與牛和雞不一樣,狗是人的朋友。吃狗肉真是太奇怪了。
韓國學生:那你們法國人吃蝸牛那才奇怪呢。
參考答案
1. 法國學生和韓國學生的爭論反映出不同文化對待動物態度的差異。西方人把狗看作是人類的朋友,而韓國人則把狗看作是可以食用的動物。學生的爭論也反映出跨文化交際中種族中心主義的存在,因為法國和韓國學生都是以自己文化的標準來評判其他文化對待動物的做法。的
2. 教師應該成為跨文化交際的仲介者。當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發生誤解和爭論時,漢語教師要保持中立客觀的態度,引導學生尊重和寬容跨文化的差異,避免以自己文化的標準來評價其他文化。的
3. 漢語教師要為學生提供進行跨文化交流、比較的機會,讓他們認識到世界上有不同的觀念和行為的存在。同時強調文化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避免種族中心主義的視角和態度。
問卷調查: 你是否同意以下的看法? 為什麼?
1. 在語言課堂上進行文化教學,會浪費學生進行語言技能訓練的時間。
2. 文化教學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是教師進行講解。
3. 中國文化教學應該主要介紹中國文化的正面因素,避免涉及負面的方面。
4. 當學生批評中國文化中的一些現象時,漢語教師應該為中國文化辯護。
5. 與語言學習和交際密切相關的文化因素應該是漢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主要內容。
6. 外國學生學漢語時,應該學會地道的中國人的社會交往方式。
7. 在中國居住時間越長的外國留學生對中國文化的態度越正面。
8. 跨文化交際能力主要包括跨文化交際的知識和技能。
9. 來自中國的漢語教師熟悉自己的文化,因此他們對於中國文化的解釋具有權威性。
10. 漢語教師主要是講解中國文化,因此不需要瞭解學生的國家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