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 Sanjeev Bordoloi 服務管理:運作、戰略與信息技術 v9
第15章 服務庫存管理
學習目標
通過本章學習,你應該能夠:
1.討論信息技術在庫存管理中的作用。
2.描述庫存系統的功能、特性和成本。
3.確定在不同的庫存條件下訂貨量的多少。
4.在不確定型需求的狀態下,能夠確定庫存系統的再訂貨點和安全庫存。
5.設計連續檢查控制系統或定期檢查控制系統。
6.對庫存物品進行ABC分類法的分析。
7.對於單週期庫存模型,用期望值或增量分析法來確定訂貨量的多少。
8.描述零售折扣模型中隱含的原理。
充足、品種齊全的貨架能夠使顧客滿意,這是任何人都同意的觀點,但對銷售商來說,是不是會有同樣的感受呢?考慮一下,藥店裡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特殊藥品,但如果不是所有的藥品都賣得很快,可能藥店會積壓滿貨架的過期藥品而不能再賣。這裡的矛盾存在於存貨和需求量之間。藥店當然不想因為缺少藥品而把患者拒之門外,但另一方面,它也不想因大量的過期藥品積壓而招致虧損。
過去的庫存管理要求員工記錄銷售並清點庫存,然後在“適當”時向供應商訂購新的貨品,但這一系統經常導致庫存積壓或是貨物短缺(如空空的貨架)。然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庫存管理髮生了轉變,使它在滿足顧客需要的基礎上不至於產生額外的庫存開銷。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在庫存管理方面的應用代表著一種最早且最成功的信息技術應用。如圖15-1所示的條形碼我們應該很熟悉,它幾乎在商店裡售賣的任何商品上都能見到。條形碼提供的信息使管理者能追蹤商品擺放的位置和銷售的速度。大多數超市就是靠電子收款機系統(POS)掃描商品上的條形碼,來利用計算機庫存管理系統對庫存平衡進行自動記錄的。當庫存水平降低或下降到預先確定的再訂貨點時,計算機就會通過電子數據交換(EDI)自動地向預定的供應商發出訂單。收到訂貨時,庫存平衡也會相應調整。這一信息技術的應用節省了案頭工作的成本和現金管理的成本,並相應創建了一個能迅速滿足供應商、服務提供者和顧客需求的系統。

圖15-1 條形碼的應用
在零售商店,通過追蹤帶有條形碼的庫存單位(stock keeping units,SKU)去處理單個貨品非常有效。然而,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有助於跟蹤一個托盤貨物的供應鏈:從船舶集裝箱到卡車,臨時卸載在倉庫,並最終裝載到另一輛卡車上運送到零售商店。RFID是一種全新的概念,它由一個小無線電裝置嵌入托盤中。如托盤從一個傳送帶下來,它就會自動進行識別和傳輸信息。RFID技術在服務領域的應用會帶來許多機遇,如醫院中的醫療手環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