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 Sanjeev Bordoloi 服務管理:運作、戰略與信息技術 v9
14.4.1 迴歸模型
迴歸模型體現了被預測因素和決定它的諸因素之間的關係。被預測因素稱為因變量(或Y),決定Y的諸因素稱為自變量(或Xi)。若存在n個自變量,那麼因變量Y和自變量X之間的關係可以寫為:
式中,a0,a1,a2,…,an是係數,其值取決於所用的計算機程序。如果手工計算,其值取決於在基礎統計書中使用的迴歸方程。
⊙【例14-2】
確定託兒所的位置
服務設施的區位分析質量依賴於對服務的地理需求的準確評價(即地理區位的需求)。評價內容包括對劃分服務區域的地理單元(例如統計普查區域或郵政編碼區域)和來自這些地區預測要求的方法(例如零售商要求顧客提供郵政編碼)的選擇。
展示地理需求的評價過程,就是考慮託兒所的位置選擇。目標人群是孩子小於5歲且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有工作的家庭。因為人口資料在美國的人口統計局數據中是可以得到的,所以普查區域從地理單元中選擇。因變量Yi是普查區i中需要託兒所的家庭百分率。運用SAS軟件分析下面的迴歸模型:
式中 Yi——普查區i中需要託兒所的家庭百分率;
X1i——普查區i中孩子小於5歲的家庭的百分率;
X2i——普查區i中單親媽媽持家的家庭的百分率;
X3i——普查區i中父母全工作的家庭的百分率。
評估每一個普查區的百分率Yi之後,與普查區的家庭數和每個家庭小於5歲的兒童平均數相乘,結果就是每個普查區需要託兒所服務的兒童數量(即託兒所的地理需求)。
為了滿足個別組織的需求,使用迴歸模型要蒐集大量數據,這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費用。為了確保因變量和自變量的相關性能夠進行邏輯和意義上的解釋,在自變量和因變量的選擇上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基於上述原因,迴歸模型適用於中期和長期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