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 Sanjeev Bordoloi 服務管理:運作、戰略與信息技術 v9

14.3.1 德爾菲法

德爾菲法是由蘭德公司的Olaf Helmer開發的,它建立在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最簡單的方法是對在某個特定領域內具有專門技能的人進行提問,並且不允許他們相互交換意見。通常要求參與者定量估算,例如,讓他們預測來年的道·瓊斯指數平均值。

主持者將結果列表分為四類,然後將調查結果反饋給專家們,讓他們根據新信息重新考慮答案。另外,要求那些意見不在此列的專家調整他們的觀點。將本輪提問的信息再次列表並反饋給專家。此時,每一位意見仍不在中間兩列(即四分位差)的參與者要提出論據,證明為什麼他認為中間兩列的意見是錯誤的。

該過程反覆地進行幾次,目的是使專家的意見逐漸趨於一致,以用於未來計劃的制訂。這是勞動密集型的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具有專業知識的人。顯而易見,德爾菲法是一種代價高昂且非常耗時的方法。在實踐中,一般僅用於長期預測。

⊙【例14-1】

核能德爾菲研究

下面以某項核工業研究為例來說明德爾菲法。2該研究共有98位專家同意參加此項研究,這些人在與原子能有關的工業部門的建築工程公司、反應堆製造商、公用事業公司以及國家管理機構、國家能源委員會、國會和公眾部門的原子能立法機構中擔任高層職務。

第1輪的調查問卷中包含37個問題:其中11個涉及原子能工業過去的演變,26個涉及未來的變化。在標有7個點的利克特量表上回答這些問題,回答範圍從“完全同意”到“不確定”再到“完全反對”,如下所示:

吸引人的是,允許將資本投入成本併入收費結構,效用會更高。

調查問卷也要求做開放式的評論。

在本項研究第2輪,主持者提出一份全面的有關第1輪中對過去11個問題答案的總結,以及有關未來的開放式評論的總結。把對上面問題作答的數目列於下面,在答案的下面列出中位數(M)和四分位差(由豎線劃分)。

在第2輪問卷中,省略有關過去的11個問題,補充從第1輪開放式評論中引出的11個新問題。如果參與者的觀點在四分位差之外,他們就要用支持性的論據來“捍衛”自己的觀點。

第3輪,即本次研究的最後一輪,主持者又將來自第2輪的調查結果反饋給參與者,讓他們在同樣問題上再次“表決”。每輪表決後的中位數及四分位差的結果反映出個別問題的觀點怎樣調整並最終達成一致。

研究中,有些問題要求評估原子能工業過去以及現在的地位。另外一些問題不僅要求專家回答他們認為該產業應向哪個方向發展,還要求他們就一些熱點問題提出看法,比如資源如何佈局、政治時局對未來核力量分配的影響等。當無法獲取定量數據時,德爾菲法是一種有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