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 Sanjeev Bordoloi 服務管理:運作、戰略與信息技術 v9
11.3 需求管理戰略
11.3.1 顧客誘因變量1
眾所周知,顧客到達比率是多變的,如果服務管理者嘗試使產能與需求相匹配,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不過,弗朗西絲·弗賴(Frances Frei)描述了在服務管理中可以掌握的五種顧客誘因變量。比較常見的一種就是到達多變性,由於顧客對服務需求的獨立決策並不是平滑地分佈在每一個時間點,這就會導致服務員無事可做或是等待顧客。由於顧客自身對服務的需求不同,就會產生因顧客的文化水平、身體情況以及技能而導致產能的多變性。需求的多變性源於顧客對服務的時間有不同的需求,例如,一位身在銀行的顧客想要購買CD,而另外一位顧客則想查詢自己的賬戶。當顧客期望在服務過程中能自己掌控主動權(例如,顧客自己願意將購物車返還到存放地),這種情況就產生了顧客努力的多變性。最後,不同的顧客對服務人員所提供的服務質量的預期不同,這就產生了主觀偏好的多變性。例如,一位就餐的顧客可能希望服務人員熱情地介紹自己的姓氏,其他顧客則不喜歡服務人員對自己是否喜歡被人親近進行推測。個人偏好導致了一種不可預期性,這就使得用一套制度化的服務模式來服務不同的顧客變得很困難。
管理顧客誘因的多變性有兩種方法,調節適應和減少降低。調節適應策略主要是通過操作效率來服務好顧客。減少降低策略主要注重服務體驗的簡單化。混合型策略可以保證顧客對需求的選擇,在滿足顧客體驗的同時,簡單地完成服務工作(例如,航空公司提供自助性的檢票服務和人工檢票服務兩種選擇)。表11-2是管理顧客誘因變量的例子。
表11-2 管理顧客誘因變量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