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 黄達 金融學 v3
專欄二 金融部門評估規劃
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表明,在經濟金融全球化深入發展的背景下,金融部門的穩健性對一國宏觀經濟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在總結亞洲金融危機教訓的基礎上,IMF和世界銀行於1999年5月聯合推出了“金融部門評估規劃”(financial sector assessment program,FSAP),旨在加強對IMF成員國(含地區,下同)金融脆弱性的評估與監測,減少金融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同時推動成員國的金融改革和發展。IMF和世界銀行首先在12個國家中進行了FSAP評估試點,從2001年3月起向成員國推廣這一項目。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完善,FSAP評估已成為國際社會廣泛接受的金融穩定評估框架。截至2009年年末,已有125個國家完成了首次FSAP評估。
對於發達國家而言,FSAP評估由IMF負責執行;對於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而言,則由IMF和世界銀行聯合執行。評估人員以IMF和世界銀行工作人員為主,並視具體情況邀請外部專家參加。IMF關注的焦點是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和脆弱性,世界銀行關注的焦點是金融部門的發展。FSAP評估結束後,評估團根據其分析和研究結果及政策建議擬寫《FSAP備忘錄》。基於《FSAP備忘錄》,IMF針對金融部門穩定性擬寫《金融體系穩定評估》(Financial System Stability Assessment,FSSA),並納入其對參評國第四條款磋商報告後提交IMF執行董事會討論;世界銀行鍼對金融部門發展需求擬寫《金融部門評估》(Financial Sector Assessment,FSA),提交世界銀行執行董事會。參評國完成初次評估後,每隔幾年都要進行一次更新評估,迄今已有約50個國家進行了更新評估。
FSAP評估以宏觀審慎監測為核心,以金融市場監測、宏觀金融聯繫分析、宏觀經濟監測為補充;評估內容包括金融結構和金融發展評估、金融部門評估、金融監管評估以及基礎設施評估;主要評估方法包括金融穩健指標分析、壓力測試以及國際標準與準則評估。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網站,20100910。
【複習思考題】
1.如何理解金融的“基礎設施”?
2.如何評價中國金融基礎設施的現狀?
3.為什麼中央銀行的支付清算系統職責日益受到重視?一個方便、快捷並保持順暢運行的支付清算系統對經濟生活有何重要意義?
4.金融危機以來各國和國際社會針對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進行了哪些重要改革?
5.如何認識金融業標準?中國在實施這些標準時應持何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