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 黄達 金融學 v3

專欄 “金磚銀行”呼之欲出

2012年3月29日,金磚國家(BRICS,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五國)領導人第四次會晤在印度新德里舉行,會後發表了《德里宣言》,其中就建立更具代表性的國際金融機構達成共識。

會議探討了建立一個新的開發銀行的可能性,以便為金磚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和可持續發展項目籌集資金,並作為對現有多邊和區域金融機構促進全球增長和發展的補充。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的見證下,金磚國家銀行合作機制成員行共同簽署《金磚國家銀行合作機制多邊本幣授信總協議》和《多邊信用證保兌服務協議》。根據協議,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巴西開發銀行、俄羅斯開發與對外經濟活動銀行、印度進出口銀行、南非南部非洲開發銀行五家成員行,將穩步擴大本幣結算和貸款業務規模,服務於金磚國家間貿易和投資便利化。

在本次金磚五國領導人峰會上,設立“金磚銀行”的議題成了媒體熱議的焦點。“金磚銀行”在作用和形式上或許將類似於世界銀行,預計該行將在新興市場主要為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融資。但不少西方媒體指出,“金磚銀行”的成立是在挑戰由西方國家掌舵的世界銀行的地位。美國CNN評論認為,金磚國家似乎不再“稀罕”讓本國人進入世界銀行擔任要職,因為“金磚銀行”的提議讓人看到,金磚五國在世界銀行之外開始有了新的選擇。《華盛頓郵報》也異口同聲地認為,正在崛起的新興市場力量開始琢磨成立“金磚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競爭。

說明:“金磚國家”(BRICS)一詞由美國高盛公司的吉姆·奧尼爾於2001年首次提出。傳統“金磚四國”(BRIC)來自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n)、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英文國名的首字母組合,由於該詞與英文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2009年,“金磚四國”領導人在俄羅斯舉行首次會晤。2010年,南非加入後,英文字母組合變為BRICS,原來的“金磚四國”由此更名為“金磚國家”。

【複習思考題】

1.“金融中介”所指的範圍有大有小,通常使用的口徑有幾個?

2.對金融中介機構的分類有種種標準。對它們進行分類為什麼很不容易?

3.試分門別類說明我國當前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並同主要西方國家的金融機構體系進行比較:它們的共同之處有哪些方面?主要差異可歸結為幾點?

4.比較直接融資市場和間接融資市場上金融中介的異同,試分析這兩種金融中介在我國的發展狀況。

5.瞭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變化,分析變化的原因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6.為什麼說金融中介機構多樣化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我國有龐大的金融機構體系,為什麼還廣泛存在著“民間借貸”?

7.你是否瞭解我國在幾個國際金融機構中的活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