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 Zvi Bodie 投資學 v10
17.3 需求與供給波動
對可能影響宏觀經濟的因素進行整體分析的有效方法是將所有影響按照供給和需求波動進行分類。需求波動(demand shock)是指影響經濟中產品和服務需求的事件。正向的需求波動包括稅率降低、貨幣供給增加、政府支出增加和出口需求增加。供給波動(supply shock)是指影響產能和成本的事件。供給波動包括進口石油價格變化,霜凍、洪水或乾旱等對農作物造成巨大破壞的自然災害,一國勞動力教育水平的變化,勞動力願意參加工作的最低工資率的變化。
一般來說,需求波動的特徵是總產出與利率和通貨膨脹同向變動。例如,政府支出大幅增加往往會刺激經濟並增加國內生產總值。政府借貸需求或者企業借貸進行風險投資的需求增加也可能使利率升高。最後,如果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水平達到經濟總產能或超過總產能,就會使通貨膨脹率升高。
供給波動的特徵通常表現為總產出與通貨膨脹和利率反向變動。例如,進口石油價格大幅增加會引起通貨膨脹,因為產品成本增加,最終會導致產成品價格上升。短期內,通貨膨脹率上升會導致名義利率升高,此時總產出會下降。因為原材料價格上升,經濟體產能下降,個人對高價格產品的購買力也會下降。因此,GDP會下降。
如何將這個框架應用於投資分析呢?在任何一種宏觀經濟形勢下,都需要辨別出哪些行業將處於有利地位,哪些將處於不利地位。例如,假設據預測貨幣供應量會減少,你可能就不會投資汽車產業,因為利率可能會上升,此產業或許會處於不利地位。我們再次提醒投資者,要做諸如此類的預測絕非易事。宏觀經濟預測的不可靠性已經路人皆知。而且,要注意投資者的預測將建立在公開發布的信息的基礎上。任何投資優勢都源於投資者卓越的分析能力而非掌握優越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