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 Zvi Bodie 投資學 v10
小結
1.投資組合的期望收益是投資組合中各項資產的期望收益按其投資比例為權重的加權平均值。
2.投資組合的方差是協方差矩陣各元素與投資比例權重相乘的加權總值,因此,每一資產的方差以其投資比例的平方進行加權,任一對資產的協方差在協方差矩陣中出現兩次。所以,投資組合方差中包含著協方差的二倍權重,這是由兩項資產的每一項資產投資比例乘積的和構成的。
3.即使協方差為正,只要資產不是完全正相關的,投資組合的標準差就仍小於組合中各項資產的標準差的加權平均值。因此,只要資產不是完全正相關的。分散化的組合就是有價值的。
4.投資組合中一項資產相對於其他資產的協方差越大,它對投資組合方差的作用就越大。組合中完全負相關資產具有完全對衝的功能。完全對衝的資產可以使投資組合的方差降低為零。
5.有效邊界是利用圖表來表示在某一特定風險水平上期望收益最大的投資組合集。理性投資者將在有效邊界上選擇投資組合。
6.一個投資經理在確定有效邊界時,首先要估計資產的期望收益與協方差矩陣。這個輸入構成表被輸入最優化程序中,得到在有效邊界上最優組合中各項資產的比例、期望收益與標準差等。
7.通常,投資經理會得到不同的效率投資組合,因為他們的證券分析方法與質量是不同的。管理人主要在證券分析質量而非管理費上展開競爭。
8.如果無風險資產存在,輸入構成表亦可以確定,所有投資者都將選擇在有效邊界上同樣的投資組合,即與資本配置線相切的投資組合。具有相同輸入構成表的所有投資者將持有相同的風險投資組合,不同的是在風險資產組合和無風險資產之間的資金分配。這一結果就是投資組合構造中的分離原則。
9.分散化投資是基於固定組合預算在多個資產中進行配置,受限於任何單一風險來源。增加另一個風險資產到投資組合,實際只增加投資數目,即使對收益率有更精確的預測也不能減少總風險,因為這變成了在更大投資下的不確定性,並非投資期延長就能減少風險。增加投資期類似的投資到更多資產,這會增加總風險。類似地,保險行業的關鍵是風險分擔,把風險分散到眾多投資者身上,每個投資者分擔總風險的一小部分。風險聚集是假設更多風險來源,能增加收益率的可預測性,但不能增加總資金收益的可預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