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 Zvi Bodie 投資學 v10
第6章 風險資產配置
構造一個投資組合的過程分為兩步:①投資者確定組合中風險資產的構成如股票、債券等;②決定這個風險資產組合和無風險資產的配置比率。顯然,在不知道風險資產和無風險資產的期望收益以及風險水平時投資者是無法做出上述決策的,所以刻畫資產組合收益風險的權衡就顯得非常重要。
構造最優風險資產組合的技術比較複雜,投資者可以將其交給專業人士,因為這項工作需要高超的優化技巧。至於多少資金用於投資風險資產,多少用於無風險資產,取決於投資者自己對風險與期望收益的權衡。在本章涉及的部分行為金融內容中,讀者會看到大部分投資者在這關鍵的一步猶豫不決,所以本章首先通過建立資本配置的框架開始探討組合理論。
本章首先介紹組合理論中以風險為中心的兩項主題。一是投資者一般會規避風險,除非風險意味著更高的期望收益。二是關於衡量投資者個人對收益和風險的權衡取捨。所以我們介紹效用函數,它可以根據風險和期望收益把個人的福利量化為效用值,並選擇效用最大的資產組合。在附錄中我們展示了效用模型的歷史數據和實證基礎。
有了效用模型之後,我們可以解決投資者面對的最重要的投資決策問題——多少錢投入到風險資產中以期望更高的收益。在本章中我們假設用眾多風險資產構造風險組合已經發生,在第7章討論如何構建的問題。用效用模型中期望收益和風險參數可以得出風險組合和無風險資產之間的最優資本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