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 Zvi Bodie 投資學 v10
小結
1.經濟學上實際利率的均衡水平取決於反映在資金供給曲線上的居民儲蓄意願以及反映在需求曲線上的企業投資固定資產、廠房設備的期望利潤率水平。它同樣也取決於政府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2.名義利率等於均衡實際利率加上通貨膨脹率。通常可以直接觀察到名義利率,但是必須通過通貨膨脹預期來推斷預期實際利率。
3.任何證券的均衡期望收益率是由均衡實際收益率、預期通貨膨脹率和證券特有風險溢價三者相加得到的。
4.投資者面臨著風險和期望收益的權衡選擇。歷史數據告訴我們,低風險資產帶來低收益,反之亦然。
5.由於未來通貨膨脹率的不確定性,保證獲得名義利率的資產實際上存在著風險。
6.在過去20世紀中,發達資本市場的歷史收益率數據說明,美國的股票歷史收益並不比其他國家突出。
7.風險投資組合在長期來看並不是安全的。投資越持久,風險可能越大。這種看法的依據在於,雖然從長期來看由於股票短期下跌的可能性變小了,所以表面上看它似乎是安全的。但是,短期下跌的概率對於保證投資安全來說是次要的,它忽視了可能產生損失的主要因素。
8.股票的歷史收益比按照正態分佈預測出的收益經常表現出較大的偏離均值的負偏差。實際分佈的下偏標準差和偏度係數確定了實際分佈偏離正態分佈的數量。下偏標準差有時也被從業者用來替代標準差作為風險的度量。
9.在險價值和尾部條件期望廣泛用於風險度量。在險價值度量了在某一特定概率下,比如5%,損失將會超過預期的程度。當收益呈現正態分佈時在險價值並沒有添加任何新的信息。當偏離均值的負偏差比正態分佈大,且出現頻率更高時,5%的概率在險價值將出現在低於平均收益1.65倍標準差的地方。尾部條件期望度量了一個投資組合的期望收益率低於一定標準的程度。因此,1%的尾部條件期望說明了期望收益率在分佈底部1%的所有可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