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 Zvi Bodie 投資學 v10

2.5 衍生工具市場

近些年來金融市場最顯著的發展之一是期權、期貨及其相關市場的發展。這些金融工具提供的收益依賴於其他資產的價值,如商品價格、債券價格、股票價格或市場指數的價值。因此,這些金融工具也被稱為衍生資產(derivative asset),它們的價值隨其他資產價值的變化而變化。

2.5.1 期權

看漲期權(call option)賦予其持有者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以特定價格[即行權價格(exercise price或strike price)]購買某種資產的權利。例如,一份7月到期的行權價格為180美元的IBM公司股票的看漲期權,賦予其持有者在7月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以每股180美元的價格購買IBM公司股票的權利。每份期權合約可以購買100股股票,但報價是每股的價格。看漲期權的持有者並不是必須行權,只有當資產的市場價格超過行權價格時行權才是盈利的。

當市場價格高於行權價格時,看漲期權的持有者會以行權價格買入資產,獲得的收益等於市場價格與行權價格之差。當市場價格低於行權價格時,看漲期權的持有者不會行權。若期權合約到期時仍未行權,則該期權終止並不再具有價值。因此,看漲期權在股票價格上漲時可以提供較高的收益,看漲期權的盛行會向市場傳遞一種牛市信號。

相反,看跌期權(put option)賦予其持有者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以特定的價格出售某種資產的權利。例如,一份7月到期的行權價格為180美元的IBM公司股票的看跌期權賦予其持有者在7月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以每股180美元的價格賣出IBM公司股票的權利,即使到時IBM公司股票的價格低於每股180美元。當標的資產價格增加時,看漲期權的收益增加;當標的資產的價格下降時,看跌期權的收益增加。只有當標的資產的市場價格低於行權價格時,看跌期權的持有者才會行權。

圖2-10從《華爾街日報》網絡版中摘錄了IBM公司股票期權的報價情況,當天IBM的股票價格為每股183.65美元,前兩列分別是各種期權的到期月和行權價格。該表包括行權價格從180美元到185美元,到期月分別為2012年7月、2012年8月、2012年10月和2013年1月的多種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

圖2-10 IBM公司股票期權的交易數據

資料來源:Compiled from data downloaded from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Online,July 17,2012.

剩下的幾列分別提供了每種期權的收盤價、成交量和未平倉量。例如,2012年7月到期行權價格為每股180美元的看漲期權的成交量為620份。最新成交價格為5.5美元,意思是以每股180美元的行權價格購買1股IBM公司股票的期權的售價是5.5美元,因此,每份期權合約(100股)的售價為550美元。

從圖2-10中可以發現,看漲期權的價格隨行權價格的增加而降低。例如,同樣為2012年7月到期但行權價格為每股185美元的看漲期權的售價僅為2.8美元。這是合情合理的,因為付出高價購買股票的權利相對而言價值較低。相反,看跌期權的價格隨行權價格的增加而增加。2012年7月,以180美元售出1股IBM公司股票的期權價格為180美元,而以185美元售出1股IBM公司股票的期權價格為4.2美元。

期權價格還隨期限的增長而增加。很明顯,相對於在2012年7月之前以每股180美元購買IBM公司股票的權利而言,投資者更傾向於在10月之前以同樣的價格購買該公司股票的權利,這可以通過10月到期的期權價格較高表現出來。例如,行權價格同為每股180美元的看漲期權,10月到期的價格為9.7美元,而7月到期的價格僅為5.5美元。

概念檢查2-6

某投資者購買了行權價格為每股180美元、2012年7月到期的IBM公司股票的看漲期權,假設到期時股票價格為每股187美元,那麼該投資者的收益或損失是多少?若該投資者購買的是看跌期權,其收益或損失又將是多少?

2.5.2 期貨合約

期貨合約是指在規定的交割日或到期日按約定的價格對某一資產(有時候是其現金價值)進行交割的合約。持有多頭頭寸(long position)的交易者承諾在交割日購買資產,而持有空頭頭寸(short position)的交易者承諾在合約到期時出售資產。

圖2-11是2012年7月12日芝加哥交易所中玉米期貨合約的行情數據。每份期貨合約的標的物均為5000蒲式耳[1]玉米,圖中每一行給出了不同到期日的期貨合約的詳細價格。第一行是離到期最近的合約,將於2012年12月到期,最新成交價是每蒲式耳7.95美元(撇號後面的數字代表八分之幾美分)。與上一交易日的收盤價相比,該價格上漲了每蒲式耳1.55美元。接下來的幾列分別給出了玉米期貨合約當天的開盤價、最高價和最低價。成交量是指當天成交的期貨合約份數,未平倉量是指尚未平倉合約的份數。

圖2-11 芝加哥交易所中玉米期貨合約的價格(2012年7月17日)

資料來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 Online,July 17,2012.

多頭頭寸的交易者從價格的上漲中獲利。假設期貨合約到期時,玉米的售價是每蒲式耳7.97美元,而在2012年7月17日簽訂期貨合約的多頭頭寸交易者在合約到期時則可以按每蒲式耳7.95美元購入玉米,而當時的玉米市價是每蒲式耳7.95美元。

由於每份期貨合約的標的物都是5000蒲式耳玉米,因此,多頭交易者的利潤等於5000×(7.97-7.95)=1000(美元)。相反,空頭交易者必須按約定的價格售出5000蒲式耳玉米,其損失等於多頭頭寸交易者的利潤。

看漲期權與期貨合約中多頭頭寸的區別在於,前者是以約定價格購買某一資產的權利,而後者是按約定價格購買某一資產的義務。期貨合約強迫多頭方必須按交割價格購入資產,而看漲期權賦予其持有者一種以行權價格購買資產的權利,只有有利可圖時期權持有者才會行使權利。

顯然,當看漲期權的行權價格與期貨合約的交割價格相等時,期權持有者獲得的頭寸將高於期貨合約中多頭方獲得的頭寸。當然,這種優勢只有在同一價格下才存在,看漲期權必須購買才能擁有,而期貨合約的簽訂無須任何成本。期權的購買價格叫作“期權費”。僅當有利可圖時期權持有者才會行使權利,因此期權費是對期權出售者的一種補償。同樣,看跌期權與期貨合約中空頭頭寸的區別在於,前者是按約定價格出售某一資產的權利,而後者是按約定價格出售某一資產的義務。

[1] (英)1蒲式耳=36.27升,(美)1蒲式耳=35.24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