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 Zvi Bodie 投資學 v10

譯者序

10年前,一場由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蔓延全球。時至今日,世界經濟仍處於金融危機後漫長的深度調整期。在這種特殊的經濟環境下,滋維·博迪、亞歷克斯·凱恩和艾倫J.馬庫斯三人撰寫的《投資學》第10版應運而生。

本書距第9版中文譯本已有5年,這5年中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盪。傳統的金融理論正經受著史無前例的質疑。可能沒有任何一個行業像金融業一樣,理論創新到實踐應用的轉化過程如此迅速。金融產品和交易機制的不斷創新使得這個行業10年前的知識在今天看來已經略顯陳舊。博迪等教授加緊了教材內容的更新,力求貼近金融實踐。在金融危機塵埃落定之時,《投資學》開篇對最近的這場金融危機進行了全面的回顧與深入的討論。

博迪版《投資學》作為全美商學院投資學課程的首選教材,自1990年首版問世以來,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而歷久彌新。除了內容的與時俱進,書中配套編寫了豐富的習題集,相應地,向教師提供習題答案、教輔材料及教學手冊。美方出版商麥格勞-希爾公司製作了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以滿足教學的多樣化需求。該書還是CFA考試的官方指定參考用書。書中的兩位作者在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從事研究,章節後提供了CFA考試真題和習題,對學生獲取CFA認證資格也具有一定價值。因此,本書面世至今,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採用,成為現代投資理論傳播的重要途徑。

1999年第4版《投資學》首次引入中國,無論是在高等院校還是在金融業界均得到了讀者的廣泛認可和好評。它不僅是讀者瞭解投資的入門讀物,同時是金融從業人員必備的案前工具書。18年來,昔日的莘莘學子,今天已成長為中國金融市場的中流砥柱。

我國證券投資業歷史雖短,但發展速度驚人。自20世紀90年代初滬深證券交易所建立以來,股票市場從零起步,現已發展成市值規模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股票市場;投資者群體規模居世界之首,2016年年初,個人股票賬戶開戶數就已突破1億;同年,私募基金的認繳規模突破10萬億元,超越公募基金,而一年前也即2015年年底,私募基金規模僅為5.07萬億元,短短一年內實現了翻倍擴張;我國期貨市場交易量多年來以兩位數平均增幅成長,在全球十大最活躍的期貨合約中,中國期貨交易所交易的合約佔據了半壁江山。儘管中國證券市場在過去兩年間經歷了一輪快速的牛熊換擋,股市去槓桿,股指期貨交易受到限制。但毋庸置疑,我國金融市場依然處於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之中,交易規模快速擴張,結構逐漸優化,產品、制度和機構創新有效突破,證券投資業正在規範中走向成熟。

《投資學》以美國金融市場百年發展為基礎,其中不僅有豐富的現代投資金融理論,還包括成熟市場在產品創新、風險控制方面的歷史經驗。該教材的引進為指導投資決策、深化中國金融市場改革提供了極好的理論支持與經驗參考,為探索和建立中國特色投資學理論奠定了重要基礎。

對於一門不斷對創新進行總結的學科,它在專業術語、用語習慣上尚未形成標準規範是翻譯過程中最大的困難之處。我們力求保持與學術界、實業界一致的用語慣例。即便如此,其間依然存在許多分歧巨大的用詞與表述。

《投資學》第10版體系完整、內容豐富,鑑於國內高校投資學課程的學習時間多為一學期(16~18周),授課教授在一個學期內詳盡講授本教材所有內容十分困難,教學過程中可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挑選主要章節細緻講授,部分章節簡明扼要地介紹,有些章節留給學生自學。我們分兩種情況對教材的選擇提出參考性意見。對於金融、投資以及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投資學課程一般是專業基礎課,第1~13章可作為教學重點內容,第14~16章內容因另外開設固定收益證券課程,第20~23章內容在金融衍生工具或金融工程課程中有深入討論,因而這兩部分知識在本課程教學中只需單獨安排1周課時進行介紹性講授,第17~19章以及第24~28章可留給學生自學。對於非金融類專業學生,由於沒有其他類相關課程,建議教師重點講授第5~16章和第20~23章。第1~4章涉及的投資環境、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可壓縮課時進行概覽性講解,其餘部分留給學生自學。此外,我們建議教師及學生更多地運用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來提高教學效果。在譯者看來,利用Excel工具建立投資決策模型,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還可以提高其動手能力,對今後的投資實踐大有裨益。

《投資學》第10版翻譯的主體工作由汪昌雲和張永驥完成,第9版中文版的出版為第10版的翻譯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此,譯者對參加第9版翻譯工作的付安娜、韓翀、李莉、李瞾、邵圓圓、吳萍萍、張珂、張磊、張韶恆、張宇飛以及對第10版翻譯工作給予大力幫助的陳紫琳、黃羽佳、黃莎、李沁蓉、施秋圓、汪博辰、張帆等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謝。汪昌雲和張永驥對全部譯稿進行了統改、校對和定稿。

在此對所有為本書翻譯工作付出了辛勤勞動的同學、老師和出版社的編輯王洪波、程琨表示衷心感謝。對於譯文中還存在的不足之處,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汪昌雲 張永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