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 Harold Kerzner 項目管理 v12

20.6 接受抽樣

PMBOK ® 指南,第6版

8.3.2 控制質量:工具與技術

接受抽樣是一個統計過程,通過評價其中的一部分來決定整體的取捨。它用於生產完成後的產品或材料的質量檢測。

編制抽樣計劃可選擇的方法是100%檢測和0檢測。100%檢測的成本是受限制的,0檢測的風險是很大的,所以需要進行折中。以下是最常用的 3種抽樣計劃。

• 一次抽樣。這是在一次抽樣的樣本基礎上接受或拒絕整體的方法。

• 兩次抽樣。檢測小樣本。如果結果不理想,再做一次樣本試驗。

• 多次抽樣。這個過程要求抽樣有幾個小批量樣本。

不管採用什麼樣的抽樣方法,抽樣誤差都會存在。如果隨機選取大比例的次品的話,高質量的運貨也會被拒絕。同樣,如果所檢測的樣本包含次品較少,則低質量的運貨也有可能被接受。兩個重要的風險被確認如下:

• 生產者的風險。這叫作α 風險或第Ⅰ類錯誤。這對生產者來說存在高質量的貨物被拒絕的風險。

• 客戶的風險。這叫作β 風險或第Ⅱ類錯誤。客戶有接受低質量貨物的風險。

對一批樣本進行檢測時,可以看質量“屬性”或“變量”數據。質量屬性數據是由生產或服務所設計的定性或定量的數據。質量變量數據是定量的,用於接受或拒絕批量產品的連續測度過程。確切的測度可以是破壞性的或非破壞性的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