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 Harold Kerzner 項目管理 v12
18.3 圖表
圖 18-1所示的學習曲線的數據來源於表18-1,其橫軸代表生產物品的總數量,縱軸代表每件物品生產所需的時間或成本。圖18-1表示的是在一個普通直角座標圖上畫出的雙曲線。曲線表明勞動時間的減少並不連續。當然,當產量翻倍的時候,時間的減少量將是連續的。但是,這種變化或下降的比率是一個恆定的百分比,因為基數的減少是與變化的減少成比例的。為了解釋清楚這一點,我們可以使用構建圖18-1的表18-1的數據。從生產第一件物品到生產第二件物品的生產量翻倍的過程中,生產時間減少了203小時;從生產第100件物品到生產第200件時,生產時間減少了30小時。但是,在以上兩個減少中,其減少的比例均是25%。同樣,從第400件到第800件,比例也減少了25%,即減少了17小時的時間。因此,我們可以總結出,當更多的物品被生產出來時,變化的比率是一個常數,但變化的量在減小。

圖18-1 75%學習曲線
當把圖 18-1中的數據在對數座標紙上畫出的時候,其結果將表現為一條直線,即圖18-2中所示的學習曲線。
學習曲線的使用一般可以有兩種基本模型,即單位曲線和累積平均曲線。兩種模型都在圖18-2中有所體現。單位曲線把重點放在生產特殊量的產品所需的時間和成本上。這一理論可做如下解釋:當生產總量成倍增加時,單件物品的生產成本將以一個恆定的百分比減少。這一恆定的比率被稱作學習率。

圖18-2 75%學習曲線的對數圖
學習曲線的傾斜度是與學習率有關係的。它是 100%與學習率的差值。例如,如果在翻倍的生產當中,生產時間的減少是 20%的比率(學習率),那麼這一曲線的傾斜度就是80%。
要繪製一條直線,必須知道兩點或一點和這條線的傾斜度。通常,後者更常見。問題公司知道生產第一件物品所需的時間,還是使用為用來定價的標準物品而提前規劃好的時間。
圖18-2中的累積平均曲線的數據來源於表18-1中的第一列和第三列。用第三列的數據除以第一列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生產第一個100件物品的平均時間為196小時。生產到第200件的時候,平均時間變為149小時。這就使得生產項目的成本決定變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