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 Harold Kerzner 項目管理 v12
17.14 經驗教訓的應用
必須對風險程度中等或較高的事件加以控制,盡力將風險降至可接受的程度。任何層次的管理者都必須能敏銳地意識到隱藏的潛在陷阱,這些陷阱通常會導致人們對項目安全程度的錯誤認識。如果對這些陷阱加以正確理解,人們會發現陷阱本身一般都反映了已知風險領域中存在的其他問題。每個陷阱通常伴有好幾個警示信號,這些信號不僅反映了正在步步逼近的問題,也暗示了在開始階段不能正確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變陷阱為機會的能力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許多技術風險都是可以通過避免、轉移、控制等處理方法積極地防範與化解的,而不必坐等問題發生後再考慮收拾殘局。在某些情況下,“坐等問題發生”需要付出代價。當然,若風險事件發生概率較低,或者發生之前防範的成本比其收益還高,我們也可能選擇“坐等問題發生”的處理方法。有效的風險管理可以將這種“坐等問題發生”的方法變為一種自覺的決策,而不是疏忽,從而形成風險觀察表。
“最優方法”的理念實際上承認並非所有的風險都已被識別出來。陷阱具有較強的暗示性,因此當潛在的問題出現時就應該加以檢測。認識到風險的形成並非一日之功,也是很重要的。事實上,風險都是經歷較長的過程才發展成“問題”的,因此我們應該注意檢測發現,吸取教訓。
所有的經驗教訓都應當被記錄下來,這樣以後的項目經理就可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在風險管理中,經驗是一位優秀的老師。的確,無論我們如何努力,風險總會發生,項目總會遇到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