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 Harold Kerzner 項目管理 v12

17.11 風險應對

PMBOK ® 指南,第6版

11.5 規劃風險應對

11.6 實施風險應對

風險應對計劃包括用特定的方法和技術處理已知的風險和機會,識別誰對風險或機會負責,並估計應對風險所需要的資源,具體是指將風險降低至理想程度的計劃及其計劃的實施。影響風險或機會應對的因素包括但不侷限於以下幾個:

• 有關危險的信息的質量和數量(描述不確定性)。

• 有關損失範圍的信息的質量和數量(衡量不確定性)。

• 如接受風險或機會,項目經理能獲得的好處(可接受的風險或機會)。

• 項目經理被迫接受的風險(非自願接受的風險或機會)。

• 存在一種更有效的備選方案(風險和機會均等)。

• 沒有選擇餘地的高成本備選方案(風險和機會不均等)。

• 暴露在風險狀態中的時間。

風險應對計劃必須與風險規劃模板及項目中的其他指南相協調。風險應對計劃的關鍵是對某些風險時間精化和選擇最合適的處理方法和特定的實施方案。風險應對方法和特定的實施方案構成了風險應對戰略,並記錄在風險應對計劃中。一般制定風險應對策略的過程為:首先在成本、績效、進度和風險平衡研究的基礎上,選擇應對的方法,風險可以使用接受、規避、緩解(或控制)及轉移,而機會採用接受、提高、利用和共享。若存在多個可行的風險應對策略(如在高風險條件下),則重複上述過程。(儘管備選的風險應對手段可能和原始的相同,但是處理方法會有所不同。)同樣,在遇到特殊問題時可以實施應急策略。最後,風險應對策略可以整合成四種可選的應對策略,輔之以相應的處理方法。

專門負責評估策略的工作人員一般採用以下幾個標準作為評估的起點:

• 該策略是否能得到實施?如果實施,還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嗎?

• 在將風險減低至一個理想狀態的過程中,人們對該策略的期望效果是什麼。

• 該策略能用資金和其他資源(如關鍵材料、人力和測試設備)描述嗎?

• 是否有充足的時間制定和實施策略?該策略對整個項目的進度有哪些影響?

• 該策略會對系統的技術績效產生哪些影響?

風險應對方法包括風險接受、風險規避、風險緩解(或控制)及風險轉移等,如表17-6所示。機會應對方法包括機會接受、機會提高、機會利用和機會共享。另外,應對計劃同樣適用於風險和機會。

圖17-6 風險應對方法總結

img

以下是對4種風險應對方法的簡單介紹。

• 風險接受(風險自留)。項目經理說:“我知道風險存在並瞭解其結果,我樂於等待其發生,我接受風險及其應產生的後果,我分配了足夠的預算、時間和其他資源來處理它。”

• 風險規避。項目經理說:“我不會接受這個選擇,因為潛在結果不利。我寧願改變設計或需求來避免這個事件。”

• 風險控制(或緩解)。項目經理說:“我會採取必要的措施來積極地緩解風險,我會做人們期望的事情。”

• 風險轉移。項目經理說:“我會通過保險和擔保等方法與他人共擔風險或完全將風險轉移給他人。我也可能利用硬件或軟件進行風險劃分,或者用其他方法分攤風險。”

以下是對4種機會應對方法的簡單介紹。

• 機會接受(如機會自留)。項目經理說:“我知道存在機會和收益,我要繼續等待,在機會出現的時候抓住它。”

• 機會提高。項目經理說:“這是一個機會,我們如何做能夠增加機會出現的概率?如採取一些宣傳措施。”

• 機會利用。項目經理說:“這是一個機會,我們怎麼最大限度地利用它?是否分配最優的資源以便更快地進入市場?”

• 機會共享。項目經理說:“這是一個機會,但是我們不能單靠自己的力量將收益最大化,我們應該考慮與合夥人共同分享收益。”

最後,儘管制訂風險和應對計劃能幫助識別潛在機會,但不斷尋找機會也能導致不可預測的風險。即使分析了機會因素,其結果也是微乎其微的;而如果不可預測的風險發生了,這會導致對項目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