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 Harold Kerzner 項目管理 v12
13.8 報價工作內容
採用邏輯報價技術可以幫助獲得詳細的估算。為了更好地控制公司的有限資源,下面的13個步驟提供了一個邏輯順序,這些步驟可能因公司不同而不同。
步驟1:提供完整定義的工作要求。
步驟2:制定一個帶有檢查點的邏輯網絡圖。
步驟3:制定工作分解結構。
步驟4:對工作分解結構報價。
步驟5:同每位職能經理討論WBS成本。
步驟6:確定基本行動路線。
步驟7:為每個WBS要素制定合理的成本。
步驟8:同上層領導討論基本論證成本。
步驟9:同職能經理協商哪些職員稱職。
步驟10:制定線性職責圖。
步驟11:制訂最終詳細的進度計劃。
步驟12:制定報價成本彙總報告。
步驟13:在項目集計劃中記錄結果。
儘管項目報價是一個迭代過程,但項目經理仍要在每個迭代點制定成本彙總報告,以便在規劃階段做關鍵項目決策。至少需要兩次詳細計劃總結:在準備同管理者的價格評審會時以及在報價終止時。在其他時候,成本彙總都可以是“簡單扼要”的,如漲價因素和原材料的採購成本的波動。下面的清單表明了典型的報價報告。
• 對每個WBS要素的詳細成本分解。 如果在任務層報價,那麼在每個任務層都要有一個成本彙總,成本彙總再逐層歸納直至WBS頂層。
• 每個部門都要有項目集的人力曲線。 這些曲線表明了每個部門是如何同項目辦公室簽訂合同來提供職能資源的。如果部門人力曲線包括幾個“峰或谷”,項目經理為了使曲線光滑而必須改變進度計劃。職能經理總是偏向於人力資源的平穩分配。
• 每月等價的人力成本彙總表。 這個彙總表說明了在項目的整個執行過程中每個部門職員平均需要的全部成本。如果必須降低項目成本,項目經理則要在人力曲線和每月彙總表之間進行參數研究。
• 年度成本分佈表。 這個表是對WBS的分解,表示每年(每季度)所需要的成本。此表本質上是項目的每個活動的現金流總結。
• 職能成本和工時彙總表。 這個表向高層管理者提供了每個主要職能單位(如事業部)耗費的工時和資金情況。由此,高層管理者可以進行進一步的規劃,以確保整個項目有足夠的資源。該表也包括間接的工時和資金。
• 每月工時和資金支出預測表。 這個表可以同年度成本分佈表合併,除非它是按月而不是按活動或部門分解的。另外,這個表通常也包括客戶用於判斷在未到期而終止的項目中停止使用人員的信息。
• 原材料和支出預測表。 這個表是基於供應商交付週期、支付進度、委託和終止責任的原材料現金流。
• 責任終止時總項目的每月成本表。 這個表向客戶展示了整個總項目在每個月的成本。這是客戶的現金流,而不是承包商的,區別是其每個月的成本包括工時和資金,以及人力和原材料的終止責任。此表實際上是顯示未到期項目終止時每月的成本。
項目經理和上層管理者都要使用這些表。項目經理用這些表作為成本控制的基礎;上層管理者用這些表做選擇、批准和制定項目的優先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