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 Harold Kerzner 項目管理 v12

11.3 確認目標

PMBOK ® 指南,第6版

5.5 確認範圍

當項目經理被指派到項目中並審查商業論證時,他首先要了解的是項目的目標和假設。高層的項目目標為項目的行動指明瞭方向。項目經理需要根據高層的目標制定具體的目標。

目標用特定的術語描述,易於測量,可達到且以行動為導向,受時間的約束。表達明確、易於理解的目標是必不可少的,這樣項目團隊就能知道項目什麼時候結束。遺憾的是,目標往往是強加給項目經理的,而不是較早地指派項目經理,以便其能參與制定項目目標。

目標的制定要遵循SMART原則:

• S=Specific(具體明確)。

• M=Measurable(可衡量)。

• A=Attainable(可達成)。

• R=Realistic or Relevant(現實或相關)。

• T=Tangible or Time-bound(實際或有時限)。

沒有項目發起人的幫助,項目經理不能獨立地確立項目目標。大部分項目經理或許能建立技術部分的項目目標,但只有在項目發起人的幫助下才能確立商業部分的目標。

如果項目經理認為需求是不現實的,他可以考慮縮小項目目標。儘管還有其他縮減目標的技術,縮減項目範圍通常是首選的方法。Eric Verzuh[1] 認為:

如果要達成目標需要很長時間、耗費大量的成本,那麼第一步就是縮減目標——產品範圍,即減少項目的產品範圍。例如,減輕飛機的重量,減少軟件的功能,減少建築物的面積或者使用更便宜的材料。

(產品範圍與項目範圍不同,產品範圍是指產品要滿足的功能和特點,項目範圍則是指完成產品所需要做的工作。)

積極影響:拯救項目,尤其是縮短工期、節約成本。

消極影響:當產品功能減少時,產品的價值也在降低。如果減輕飛機的重量,客戶還會購買嗎?如果軟件的功能減少,那它還有競爭力嗎?如果辦公室面積減少,使用的是廉價的材料,還能出租嗎?

最優運用:縮減項目範圍的同時又不降低項目價值的關鍵是,重新評估商業論證中的商業需求。很多產品由於過度設計,導致預算過多。質量是指“與需求的一致性”。因此,減少產品範圍不僅能交付更符合質量的產品,還能提升產品的價值。同時,還可以縮短項目的工期、降低項目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