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 Harold Kerzner 項目管理 v12

8.12 敏捷項目管理

第一次採用項目管理的公司都趨向於採用正式的項目管理方法。因為正式的項目管理方法包括一系列的項目管理方法體系,有可用的介紹項目工作如何進行的剛性政策和程序。高層人員不喜歡偏離計劃,因為他們與生俱來就恐懼沒有正式過程的控制。

隨著公司的項目管理變得成熟,公司就會逐漸從採用正式的項目管理轉成採用非正式的項目管理,如將文檔的數量最小化(有時甚至希望無紙化項目管理),相信團隊成員會做出正確的決策。為了在項目管理中可以使用更多的非正式方法,於是就出現了敏捷項目管理。敏捷項目管理有多種形式,大部分可用於緩解與傳統的項目管理之間的衝突,如表8-9所示。

圖8-9 傳統項目管理與敏捷項目管理比較

img

續表

img

儘管敏捷項目管理實踐最終會替代傳統的項目管理實踐,但運用這個方法仍然有可能失敗。因此,如果沒有首先使用傳統的項目管理就直接運用敏捷項目管理是很困難的。

敏捷管理的好處是明顯的。但如果公司只是對項目管理一知半解就倉促應用敏捷管理,不僅不會帶來好處,還有可能產生風險。那些具有長期的項目管理實踐經驗的公司,應用敏捷管理更容易取得成功並收穫利益。值得注意的是,傳統項目管理知識是必需的,為我們掌握通用項目管理技能提供了基礎。但這些知識不能直接應用在敏捷環境中。Charles Cobb認為:

敏捷管理擴展了我們項目管理的視野,在敏捷項目中,項目經理如能扮演合格的角色將會對項目產生戲劇性的影響。以前,傳統項目經理的標準形象就循規蹈矩,把精力集中在計劃驅動的方法上。

確實,傳統項目經理們已經掌握的知識都很好,但這些知識中的絕大部分在敏捷環境中都已經過時。敏捷環境需要與過去非常不同的方法。敏捷環境中,你可能沒有足夠的信息。如果不能制訂詳細項目計劃和進行WBS分解,想用PERT圖和甘特圖去組織和預測所有的項目活動就會變得十分困難。敏捷管理需要大量流暢的、動態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去應對不確定的、不可預期的環境。

這並不意味著計劃驅動型方法對項目環境來說,是過時的,不再使用了,但它確實不是管理項目的唯一方法。在一個更寬泛的環境中,潛伏的不確定性增加。項目經理的挑戰是超越傳統的、計劃驅動的方法,學習適合這種更寬泛環境的項目管理實踐,這就是越來越多的多維的、適應性的項目管理方法。

img

* 見本章末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