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 Harold Kerzner 項目管理 v12
6.9 預測決策的結果
制定決策需要項目經理預測替代方案會造成什麼影響。在實施解決方案之前徵求反饋意見看上去不錯,但是在完全實施解決方案之前是很難確定決策的真正影響的。例如,在一個新產品開發項目中,市場部通知項目經理市場上已經有了功能相似的產品,市場部認為需要給正在開發的產品添加額外的功能。於是,項目團隊給產品添加了一個特別功能,但是產品的售價卻比競爭對手的高,回收期也變長了。當產品最終上市時,消費者認為不值得花錢購買這個附加功能。
在眾多替代方案中進行選擇時,雖然不一定總能評估或預測決策的影響,但是在完全實施之前徵求反饋意見還是有幫助的。
表 6-3介紹了一些用於選擇替代方案的工具。要根據各種因素預測每一個替代方案的結果,如各種競爭性制約因素。例如,某個替代方案的質量很好,但是時間和成本卻不容樂觀。大部分影響結果表是定量評估的,而不是定性的。風險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但是風險的評價通常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
圖6-3 結果表

注:A=高程度影響;B=中程度影響;C=低程度影響。
假設某個問題有3個替代方案和5個制約因素,那麼結果可能就會有15種。識別出這 15種結果後,就能根據結果是否有利進行排序。如果這些結果都不能被接受,那麼就可能需要對這些替代方案進行平衡分析。
在獲得一致同意的替代方案之前,這個過程可能要重複進行。結果表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如果使用的是定量的表格,加權因子能用於評估每個競爭性因素的相對重要性。
表格準備人員應該是團隊內部成員,而不是為了某個解決特定問題從外部邀請的專家。項目團隊成員需要了解用於測量方案影響的評估技術和工具,這些評估技術和工具屬於組織過程資產。
問題有好幾種解決方案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
遺憾的是,最終選擇出來的替代方案是一定要實施的,這可能會導致其他問題的產生。
圖6-6是一個影響分析矩陣,是根據對影響的分析得出的。每個替代方案對項目都有著或高或低的影響。同樣,每個方案的實施難度也有大有小。
根據圖可得出,每個替代方案都有其對應的象限,顯而易見人們應該選擇低影響、容易實施的替代方案。但是實際上,我們在這個象限中可獲得的替代方案很少。

圖6-6 影響分析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