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 Harold Kerzner 項目管理 v12

2.11 門徑過程

PMBOK ® 指南,第6版

1.2.4.1 項目和開發生命週期

當公司意識到需要為項目管理制定流程時,通常從門徑(Stage-Gate)過程開始。因為傳統的組織結構只是單純地為自上而下、中央集權的管理、控制和溝通渠道設計的,而這些不再適用於採用項目管理的組織及橫向工作流程。門徑步驟最終滲透進項目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

如字面意義表達的一樣,流程是由臺階和關卡組成的。一個階段是由多個任務組組成的,根據項目團隊能夠承受的風險級別,這些活動或並行或按順序接連執行。這些階段由跨職能的團隊來管理。里程碑是每個階段末的決策點。優質的項目管理步驟通常不超過6個里程碑。如果超過6個,項目團隊會花費過多精力做階段性總結,而無法關注實際的項目管理工作。

項目管理用來管理里程碑之間的階段,並且可以縮短里程碑之間的時間。如果門徑步驟是用於新產品的開發和銷售的話,那麼這種優勢就是一個重要的成功因素。優秀的項目管理方法將提供明確的清單、表格和指導方針等,以保證重要的階段不被忽略。

清單對項目階段性總結十分重要。沒有這些清單,項目經理將浪費數小時來準備評估報告。好的清單關注以下問題:

• 我們目前進展到哪裡(如時間和費用)?

• 我們將在哪裡結束(如時間和費用)?

• 當前和未來的風險是什麼?

• 需要從管理層得到哪些幫助?

不允許項目經理做自己的把門人。把門人可以是一個人(如項目發起者),也可以是一組人,由高級管理人員任命並授權其執行流程上的決定,依照先前制定的標準來評估業績,並向項目團隊提供額外的商業和技術信息。

把門人必須願意做決定。最常見的4種決定:

• 進入下個階段,向原定目標前進。

• 進入下個階段,向修改後的目標前進。

• 直到獲得進一步的信息後再做決定。

• 取消項目。

項目發起人也有停止項目的權力。階段性評估的目的不僅僅是獲得繼續執行的授權,而且還為了儘早識別項目失敗,免於浪費企業資源,儘早把資源投入增加價值的活動中。

現在我們可以明確門徑步驟的3個好處:

• 為項目管理提供框架。

• 為計劃、進度和控制提供可能的標準(如表格、清單和指導方針)。

• 提供高度組織化的決策的程序。

公司懷著美好的願望執行門徑步驟,但是仍存在一些隱患,包括:

• 任命了把門人,但是沒有授予他們做決定的權力。

• 任命的把門人害怕中止項目。

• 不允許項目團隊使用重要的信息。

• 讓項目團隊更多地關注關卡而不是階段。

要認識到門徑步驟既不是一個最終結果也不是一個自給自足的方法體系。相反,它只是為整個項目管理方法體系提供框架的數個步驟之一。

如今,門徑步驟似乎已被生命週期階段所替代。儘管這是事實,但是門徑步驟目前有所復興。由於門徑步驟關注決策制定階段而不是生命週期階段,因此它可以作為每個生命週期階段內部的決策工具。這樣做的好處是,當所有項目的生命週期都一樣時,門徑步驟卻可以為每個項目的客戶量身定製,從而有助於決策制定和風險管理。儘管門徑步驟最初主要用於新產品的開發過程,但是如今已成為項目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