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 Jay Barney 戰略管理 獲取持續競爭優勢 v4
本章小結
國際化戰略是多元化戰略的特殊情況。當企業尋求跨國界的業務機遇時就會採取國際化戰略。正如所有的多元化戰略一樣,國際化戰略能夠實現真正的範圍經濟從而具有價值性,外部投資者僅憑自身能力獲得這種範圍經濟將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國際化戰略中,五種潛在的、有價值的範圍經濟包括:①企業現有產品或服務獲得新顧客;②獲得低成本的生產要素;③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④採用新方法利用現有核心競爭力;⑤企業風險管理。
企業在追求範圍經濟的同時必須考慮在何種程度上企業既能滿足本地市場需求又能獲得國際整合優勢。企業要想同時實現這兩個目標就應該採用跨國戰略。經濟和政治風險都會影響企業國際化戰略的價值。
企業國際化戰略要想成為國際競爭優勢來源,該戰略必須是有價值的、稀缺的、難以模仿的;而且企業必須具有組織性以實現國際化戰略的所有潛能。儘管許多企業都採取國際化戰略,但這些戰略仍可能是稀缺的,原因如下:①由於國際機遇範圍廣泛,擁有相同國際化戰略的企業可能不會直接競爭;②企業實施國際化戰略時所應用的資源和能力是有價值的、稀缺的。直接複製和替代戰略都會影響國際化戰略的模仿性。當企業在國際化戰略中投入有價值的、稀缺的和難以模仿的資源和能力時,直接複製是不可能的。有許多其他戰略可以替代國際化戰略,包括戰略聯盟、縱向一體化、多元化、兼併;尤其是在一個巨大且多元化的單一國家市場中,這種替代效應更加明顯。然而,國際化戰略中的一些潛在範圍經濟只在跨國界中才能實現。
企業實施國際化戰略時,有一些組織形式可供選擇,包括市場治理形式(如出口),中級治理形式(如戰略聯盟)和分級治理形式(如全資子公司)。企業在管理國際業務時有四種組織結構可供選擇:分權聯盟結構、協同聯盟結構、中央集權結構和跨國結構,這四種結構都是第12章中事業部制結構的特殊情況。選擇哪種組織結構取決於企業在本地化經營和國際化整合之間的取捨。
本書由“行行”整理,如果你不知道讀什麼書或者想獲得更多免費電子書請加小編微信或QQ:2338856113 小編也和結交一些喜歡讀書的朋友 或者關注小編個人微信公眾號名稱:幸福的味道 為了方便書友朋友找書和看書,小編自己做了一個電子書下載網站,網站的名稱為:周讀 網址:www.ireadw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