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 Jay Barney 戰略管理 獲取持續競爭優勢 v4

複習題

1.當大多數經理人員是他們所控制財產的高度負責的“管家”時,代理理論備受批評,因為它假定經理人員在不受監督和約束的情況下會減少外部股東的財富。這種作為替代的觀點被稱為管家理論。你同意對代理理論的批評嗎?並說明原因。

2.假定管家理論的概念是正確的,並且大多數經理人員在大多數時候都很負責,都按照現值最大化原則進行決策。這一假設對於實施多元化戰略有什麼啟示?

3.M型組織結構使得公司能夠通過把不同的管理職責委託給公司內部不同的個人或團體來追求複雜的多元化戰略。是否會有這麼一個情況,即公司太大、太複雜以至於即使通過M型結構也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管理?換句話說,公司的有效規模是否存在一個天然的上限?

4.多數觀察家都認為,中央計劃經濟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大型政府等級制度中的管理當局無法像市場機制一樣有效協調經濟體內不同部門之間的活動。然而,很多多元化公司,其規模像一個經濟體一樣大,也採用私人等級制度來協調公司各種各樣的業務活動。這些大企業的私人等級制度同中央計劃經濟的政府等級制度是否有不同之處?如果是,表現在哪些方面?如果不是,為什麼這些私人等級制度能夠持續存在?

5.假定公司內一項業務同其他業務之間的最佳轉移價格是市場價格。這種情況是否說明該公司應該擁有這項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