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 Jay Barney 戰略管理 獲取持續競爭優勢 v4
8.4 柔性和可持續競爭優勢
在高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柔性通常是有價值的,因為它為企業創造了實物期權。然而按照第5章的邏輯,如果幾個競爭企業都考慮同一個不確定的戰略決策,並且都以相同的方式對該決策中包含的柔性和期權進行估價,那麼按照這種分析,企業採取的任何行為只是競爭均勢的一種來源。這些行為是有價值的,但它們又是稀有的或者模仿成本極高的。那麼,柔性何時才能成為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的來源呢?
稀缺和模仿代價極高的柔性
柔性和實物期權的概念與第5章描述的可持續競爭優勢的潛在來源的歷史和路徑依賴的重要性緊密相關。探索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碰巧擁有的實物資產或者在組織中隨著時間成長的資產所包含的期權的企業能夠獲得可持續競爭優勢,因為這些資產產生的期權可能是稀缺的或者是模仿代價極高的。例如,在考慮實物期權和柔性時,一方面是歷史和路徑依賴,另一方面(下面是一家生物技術企業制定生產戰略決策的例子23)為了最終能夠將開發的產品投向市場,企業必須完成兩大生產任務。第一個任務是製造能夠通過認證測試的產品原型,如果原型是合格的,那麼企業就可以製造該種產品以用於商業銷售。然而,如果產品的製造流程非常複雜,那麼企業學會如何製造產品以用於商業銷售的唯一方式是在製造足夠多產品應對政府測試的流程期間就已經開發出製造技能。最後,如果產品的最終市場價值是不確定的,那麼企業如何制定生產戰略呢?
正如本章所示,該流程的第一步(見表8-4)是識別該情境下存在的實物期權:在高不確定性情況下,將建立用於商業生產的工廠的決策延遲的期權是有價值的,圖8-2代表了該例中的這種期權。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並非簡單決策樹的所有分支發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實上,因為在認證階段學會商品製造從而為商業製造做好準備非常重要,所以如果企業不能建立認證工廠,它就不會擁有建立商業工廠的期權。也就是說,不建立測試工廠的決策就等同於不建立商業工廠的決策。為了在這種不確定市場中保持柔性,企業必須建立測試工廠。
圖8-2的例子表明,在一些情況下製造和行使實物期權的能力具有極強的路徑依賴性,企業只有遵從特定的決策路徑才能保持柔性。一旦企業與這種特定路徑相差甚遠,那麼它步入正軌的代價將是非常大的。決定不建立測試工廠但後來又決定建立商業工廠的企業與起初就建立測試工廠的企業相比,將具有巨大的競爭優勢。

所有這些表明,當企業面臨的實物期權具有路徑依賴性或者實物期權分析能力沒有在競爭企業中廣泛傳播時,保持柔性就成為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的一個來源。另一方面,當企業面臨的實物期權不具有路徑依賴性,或者實物期權分析能力已經在競爭企業中廣泛傳播時,這種分析形式就不可能成為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