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 貨幣金融學 v2 蔣先玲

第一節 通貨膨脹的定義及其度量

一、通貨膨脹的定義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通貨膨脹和貨幣、利率、匯率等一樣,都是人們司空見慣的經濟術語。在很多時候,人們將通貨膨脹等同於價格水平上漲。比如,當某年的總體價格水平比上一年上漲了1%時,人們就會說該年的通貨膨脹率為1%。但準確地說,總體價格水平的上升並不意味著發生了通貨膨脹。經濟學家談到通貨膨脹時,通常是指在一定時間內一般物價水平持續和較明顯地上漲。

通貨膨脹這一術語至少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含義。

(一)通貨膨脹是“一般物價水平”的上漲

“一般物價水平”,是指全社會所有商品和勞務的平均價格水平。通貨膨脹是指一般物價水平的上漲,局部性或個別的商品和勞務的價格上漲不能被視為通貨膨脹。例如,某種商品的價格上漲會被其他商品的價格下降所抵消,一般價格水平保持不變,此時就沒有發生通貨膨脹。再如,當你發現自己所看中的自行車的價格由300元上漲到350元時,你會說通貨膨脹率太高了。但事實上可能並不存在通貨膨脹現象,因為通貨膨脹的發生與否不僅僅取決於自行車這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化,而是由包括自行車在內的所有商品和勞務的總體價格水平變化所決定的。

(二)通貨膨脹反映了商品和勞務的“貨幣價格”變化

“貨幣價格”,即每單位商品、勞務用貨幣數量標出的價格。通貨膨脹以商品和勞務的價格為考察對象,關注商品和勞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化趨勢,其目的是將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與股票、債券和其他金融資產的價格區別開來。比如,當美國納斯達克指數不斷攀升時,你不能就此說美國發生了通貨膨脹,因為實物生產領域很可能並沒有發生普遍的持續物價上漲現象。

(三)通貨膨脹是物價的“持續上漲”

關於“持續上漲”,是強調通貨膨脹並非偶然的價格跳動。季節性、暫時性或偶然性的物價上漲並不能被視為通貨膨脹,只有持續的價格水平上漲才能被稱為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是價格的變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價格具有上漲的基本趨勢,並將持續一定的時間。因此,一般以年度為時間單位來考察通貨膨脹,用年通貨膨脹率來表示通貨膨脹的程度。

二、通貨膨脹的度量

通貨膨脹程度通常以物價上漲幅度來表示,而物價上漲幅度,通常是通過物價指數 (price index) 來反映的。物價指數,是指本期物價水平對基期物價水平的比率,它反映了物價的漲跌幅度,通常人們將基期的物價指數設定為100(%)。因此,如果本期物價指數大於100,則表示本期物價水平相對於基期物價水平來說上漲了;反之,如果本期物價水平小於100,則表示本期物價水平相對於基期物價水平來說下降了。以物價指數變動所表示的通貨膨脹程度的一般計算公式為:

式中,πt 為t時期的通貨膨脹率;Pt 和Pt-1 分別為t時期和t-1時期的物價指數。

度量通貨膨脹所採用的物價指數主要有以下三類。

(一)消費者價格指數

消費者價格指數 (consumer price index,CPI) ,又稱零售物價指數,是指綜合反映一定時期內居民生活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的趨勢和程度的價格指數。它是根據居民所消費的食品、衣物、居住、交通、醫療保健、教育、娛樂等消費品和勞務的價格指數加權平均計算而來的。它與社會公眾生活密切相關,因而在許多國家都深受關注,並被廣泛使用。該指標的優點是資料比較容易收集,便於及時公佈,能夠較為迅速地反映公眾生活費用的變化。但是,它所包括的範圍較窄,消費品僅僅是社會最終產品中的一部分,因而不能反映用於生產的資本品以及進出口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動趨勢。所以,僅用消費者價格指數來度量通貨膨脹具有一定的侷限性,需結合其他指標一起使用。

(二)生產者價格指數

生產者價格指數 (producer price index,PPI) ,又稱批發物價指數,是指反映全國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批發價格變動程度和趨勢的價格指數。以生產者價格指數衡量通貨膨脹,其優點是能在最終產品價格變動之前獲得工業投入品及非零售消費品的價格變動信號,進而能夠判斷其對最終進入流通的零售商品價格變動可能帶來的影響。但是,該指數沒有反映勞務價格的變化,因而不能用以反映整個物價的變動情況。

(三)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

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 (GNP deflator,GDP deflator) ,是指一個能綜合反映物價水平變動情況的指標。它是將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的名義值轉化為實際值所使用的價格指數。它是按當年價格計算的國民生產總值(即名義值GNP)與按基期價格計算的國民生產總值(即實際GNP)的比率。例如,某國某年按當年價格計算的國民生產總值為10000億美元,按上年價格計算的國民生產總值為4000億美元,則當年的GNP平減指數為250(=10000/4000×100),說明與上年相比,當年的物價水平上漲了150%(=250%-100%)。該指數的優點在於其涵蓋的範圍廣,包括消費品和勞務、資本品以及進出口商品等,較全面地反映了一般物價水平的變動趨勢。但是編制該指數所需資料的收集比較困難,一般一年只統計一次國民生產總值價格平減指數,因而其不能迅速地反映通貨膨脹的程度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