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 貨幣金融學 v2 蔣先玲

第五節 利率的作用

一、利率在經濟中的作用

利率是一個重要的經濟槓桿,對經濟有著極其重要的調節作用。這種作用主要通過以下幾條途徑來實現。

(一)利率變動的儲蓄效應

利率變動的儲蓄效應,是指利率變動通過影響儲蓄來影響經濟運行。利率對儲蓄的作用取決於利率對儲蓄的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的對比結果。

所謂利率對儲蓄的替代效應,是指儲蓄隨利率的提高而增加的現象,反映人們有較強的通過增加利息收入而增加財富積累的偏好。因為利率提高時,人們會認為減少當前消費,增加將來消費比較有利,從而鼓勵其增加儲蓄。所謂利率對儲蓄的收入效應,是指儲蓄隨利率的提高而降低的現象,反映人們在利息收入隨利率提高時希望進一步改善生活水準的偏好。因為利率提高時,儲蓄者將來的利息收入增加,會使其認為自己較為富有,從而增加當前消費,可能反而會減少儲蓄。因此,當替代效應大於收入效應時,儲蓄利率彈性大於零,儲蓄隨利率變動同方向變動;當替代效應小於收入效應時,儲蓄利率彈性小於零,儲蓄隨利率變動反方向變動;當替代效應等於收入效應時,儲蓄利率彈性等於零,利率變動不能影響儲蓄變動。

因此,利率如何影響儲蓄,進而影響消費,須視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之總和而定。就低收入者而言,利率提高,主要會發生替代效應(因為他們沒有太多的錢可存款收取利息,利率提高也不會增加將來的收入),故利率提高會增加儲蓄,減少當前消費。就高收入者而言,利率提高,主要會發生收入效應,從而可能會減少儲蓄。就全社會而言,利率的提高究竟會增加還是減少儲蓄,則由這些人增加和減少儲蓄的加總淨額來決定。如果用i、S、C、AD、Y分別表示利率、儲蓄、消費、社會總需求和國民經濟產出水平,則利率變動的作用過程如下所示:

(二)利率對投資的影響

一般地,利率與投資成反比關係。因為利率的高低直接影響投資的成本。因此,一般來說,降低利率意味著企業投資成本降低,從而會增加投資,促進經濟增長;提高利率則意味著企業投資成本上升,從而會減少投資,抑制經濟增長。

但是,在利率如何通過影響投資從而對經濟發揮調節作用的傳遞機制方面,經濟學家存在爭議。

根據託賓(J.Tobin)的q理論,q定義為企業的市場價值除以企業的重置成本。若q>1,即企業的市場價值大於企業的重置成本,企業能在股票市場上得到一個比重新購買的設備和設施要高的價格。因而,企業可以通過發行較少的股票買到更多新的投資品,投資支出便會增加。按照這一理論,其傳遞機制應為:

其中,P 為股票價格。

貨幣學派認為,現代經濟中存在三種價格,即新產品價格、資本貨物價格和證券價格。當中央銀行降低利率時,證券價格將上升,商業銀行會出售有價證券,致使其超額準備金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開始增加貸款投資,而這會降低市場利率,並使真實資本價格上升,企業的利潤增加。在追求利潤最大化這一動機的驅使下,企業便會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增加投資,從而擴大新產品市場,促進經濟增長。其作用過程如下:

(三)利率在宏觀經濟中的作用

利率作為宏觀政策調控的重要經濟槓桿之一,其調控作用歸納如下。

1.積累功能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短缺往往成為制約一國或地區經濟發展的“瓶頸”,這在發展中國家表現得尤為明顯。但由於經濟運行的週期性和資本運動的增值性以及企業和個人收入與支出的不完全一致性等,儘管一些企業和個人會出現資金不足的局面,但就整個社會而言,總會有一定數量的閒置資金存在。當然,對閒散貨幣資金的運用必須是有償的,這種有償就通過利息支付來實現。在一般情況下,閒散貨幣資金的聚集量同利率成正比。利率的調整具有動員和積聚資金的調節功能。

一般而言,籌集資金的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通過財政渠道用行政辦法籌措資金,二是通過金融市場用經濟辦法積聚資金。顯然,後一條途徑更有效且更有潛力可挖,因為它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社會富餘資金日漸增多,籌資渠道不斷拓寬,因此利用利率槓桿來積聚資金的作用也日漸明顯。

2.調節功能

利率變化能引起社會經濟多方面的變化,這就是利率的宏觀調節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是調節國民經濟結構的功能。利率引導資金流向的功能會使信貸資金從效益差的企業流向效益好的企業,從而優化了生產結構。如果某些部門和項目的貸款利率高,其貸款額就會減少;反之,貸款額就會增加。利率引起借貸資金在社會生產各部門之間的自由流動,從而調節了社會生產比例和國民經濟結構。

其次是調節貨幣供求的功能。各國中央銀行都將穩定貨幣價值作為其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之一,而穩定幣值的前提是貨幣供求的基本平衡。在各國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對信貸規模進行間接調控時,利率是貨幣政策的主要中間變量。調節利率成為貨幣政策對經濟產生作用和影響的有效途徑。

3.抑制通貨膨脹的功能

在一個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社會中,利率可作為預防和調節通貨膨脹的重要手段之一。運用高利率可抑制投資的過度增長,從而防止通貨膨脹的發生;當經濟蕭條時,通過降低利率,則可防止通貨緊縮的發生。利率的這一功能已被西方國家反覆使用。2004年~2006年7月美國聯邦儲蓄體系(簡稱美聯儲)連續17次上調聯邦基金利率以防止通貨膨脹的發生就是一個佐證。

4.平衡國際收支的功能

利率平衡國際收支的功能,是指利率變動通過影響一國的對外經濟活動,從而影響宏觀經濟的運行和實現國際收支的基本平衡。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進出口的影響,二是對資本輸出輸入的影響。當利率水平提高時,企業生產成本增加,產品價格提高,出口競爭力下降,出口量減少,從而會引起一國對外貿易的逆差;相反,降低利率會增加出口生產企業的競爭力,改善一國的對外貿易收支狀況。從資本輸出輸入看,在高利率的誘惑下,外國資本會迅速地流入,特別是短期套利資本,可以暫時改善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

總之,利率是重要的經濟槓桿,對宏微觀經濟運行都發揮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二、利率發揮作用的條件

在發達的市場經濟中,利率的作用之所以大,基本原因在於對於每個可以獨立決策的經濟行為主體來說,利潤最大化、效益最大化是基本的準則,而利率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其收益。在利益約束機制下,利率也就有了廣泛而突出的作用。因此,這表明要使利率充分發揮槓桿作用,對經濟起到有效的調節,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的條件,主要有如下方面。

1.經濟的商品化、貨幣化、信用化已達到相當的程度

利率本身屬於貨幣與信用的範疇,是通過調節貨幣與信用的關係來調節價值與利益的關係,進而調節微觀經濟活動和宏觀經濟總量的。因此,只有在經濟的信用化達到一定程度,連接價值利益關係的主要樞紐成為貨幣與信用後,利率才能充分發揮對經濟的調節作用。

2.微觀經濟主體的獨立性程度及其對利率的敏感性程度

這就要求資金借貸雙方都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主體。只有當資金的借貸雙方是具有健全的利益驅動和風險約束機制的法人主體時,利率變化才能影響到經濟主體的經營和投資行為,從而對經濟發揮調節作用。

3.市場化的利率決定機制

利率作為資金價格,以金融市場的存在為前提。只有在發育程度較高的金融市場上,金融資產的種類和數量有了一定的規模,利率才有其形成和存在的基礎。

4.健全和完善的金融機構體系

當一國存在眾多擁有利率自主權的商業性金融機構時,它們會根據中央銀行基準利率和資金供求變化,相應調整自己的利率水平,進一步影響到企業、居民的經濟行為,從而改變社會總需求,實現既定的貨幣政策目標。

5.中央銀行運用間接手段調控經濟

中央銀行在貨幣政策操作中,將利率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專欄3-3

負利率真的存在嗎

查閱“負利率”的概念,你會得到“是指通貨膨脹率高過銀行存款利率”,進一步的解釋是“物價指數(CPI)快速攀升,導致銀行存款利率實際為負”。這個負利率只是老百姓計算自己的實際財富損失時所說的負利率,實際上還有名義上的負利率。

名義負利率極為罕見。因為名義利率倘若為負值,則意味著借款人不用從事生產,只要從貸款人那裡借到錢,就會定期得到貸款人的利息支付。這是什麼樣的“美好時代”啊!

不過,“極為罕見”並非意味著“從未出現”。20世紀70年代末,由於瑞士法郎十分堅挺,瑞士央行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干預外匯市場,致使瑞士銀行間市場出現過名義利率瞬間為負的情況。瑞士的銀行以保密工作做得好而世界聞名,所以世界各地的有錢人都喜歡把錢存放在瑞士的銀行。但可惡的是,這些有錢人中還包括一小部分“罪惡的犯罪分子”,他們把走私毒品、販賣軍火或貪汙受賄所得到的錢存到瑞士銀行洗錢,搞得瑞士銀行的保險櫃都不夠用。所以,瑞士銀行就曾經宣佈過,鑑於“管理成本”的問題,對存入銀行的錢收取負利率。

即便在過去已經見識過各種各樣的利率,但今天各國中央銀行所設定的低利率仍是出人意料。那麼,如今的低利率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原來,自2008年9月份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在“挽救世界經濟”的名義之下,美聯儲在2008年12月17日將美元的基準利率降低到0~0.25%的歷史低位。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也紛紛跟進:歐盟央行自2009年5月7日起將歐元的基準利率降低到1%的歷史低位,同日英國央行也將英鎊的利率降低到0.5%的歷史低位;瑞士央行在2009年3月12日將瑞士法郎的利率降低到0.25%的歷史低位;日本央行更是主動跟進,在2008年12月19日就將日元的利率降低到0.1%;其餘的諸如加拿大央行,在2009年4月21日將加元的利率降低到0.25%的歷史低位,新西蘭元0.25%、挪威克朗1.75%、丹麥克朗1.2%、瑞典克朗0.25%、韓元2%、港幣0.01%、臺幣1.625%……

根據當代最盛行的通貨膨脹理論,當CPI增幅超過3%時,我們稱之為通貨膨脹,也就是說,CPI小於3%並不被認為存在通貨膨脹。這樣一來,凡是名義利率低於3%,我們基本上都可以認為是負利率或者零利率了!無怪乎有人感嘆,2008年金融危機讓人類攜手跨入了“零利率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