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 John Hull 風險管理與金融機構 v5

第7章
定價和情景分析:風險中性世界和真實世界

定價(或估值)和情景分析是金融機構進行的兩項重要的活動。二者都涉及未來現金流的估算,但是它們的目的不一樣。在定價過程中,金融機構的意圖是估算未來現金流的當前價值。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求出未來現金流的期望值(即未來可能出現的所有情形下的現金流的平均值),然後將該期望值貼現到當前。而在情景分析中,金融機構的目的是探究在未來某一個時間點上,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通常,那些帶來不利後果的情景會得到最多的關注,因為金融機構工作的風險管理人員往往需要回答這樣的問題:“情況到底會糟糕到什麼地步?”

假設一家金融機構賣出了以某股票為標的的1年期看漲期權100萬股。當前股票的價格是每股50美元,期權的執行價格是55美元。該機構計算出的期權的價值對買家而言是+450萬美元,對自己而言是-450萬美元。如果賣出期權的收入是500萬美元,則公司可以取得50萬美元的利潤。但是情景分析可能得出這樣的結果:在1年內,該股票的價格有5%的可能會達到80美元。這意味著,在考慮了最初賣出期權的收入後,這筆交易有5%的可能會造成2 000萬美元的損失。這個例子說明了定價和情景分析的關鍵區別。定價關注的是可能發生的情況的平均(在上面的例子中,450萬美元是期權可能的收益的平均值貼現後的結果),而情景分析關注的重點是極端情況下的結果(在上面的例子中,這筆交易可能給公司帶來2 000萬美元的損失)。

在本章中我們將討論在實踐中如何進行定價和情景分析。我們會介紹如何區分真實世界中的預測和風險中性世界中的預測,前者是情景分析的基礎,而後者是定價的基礎。風險中性定價可以用於諸如資產價格一類隨時間變化的變量,也可以用來處理那些結果依賴於某一離散事件是否會發生(如一家公司是否違約)的情況。本章將介紹如何進行蒙特卡羅模擬,並解釋在預測資產價格時一般需要做哪些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