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 John Hull 風險管理與金融機構 v5
4.2 交易所交易基金
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traded fund,ETF)在1993年首次出現於美國市場,並在1999年出現於歐洲市場。該類基金通常是跟蹤某個指數,因此ETF產品是那些期望取得近似股指回報率的投資者的另一個選項。最著名的一隻ETF基金被稱為蜘蛛(Spider),其跟蹤標準普爾500指數,交易代碼是SPY。2008年3月,一項對於專業投資者的調查顯示,67%的被調查對象認為ETF是過去20年來最有創造性的投資工具,並且有60%的被調查對象認為ETF從根本上改變了他們構造投資組合的方式。2008年,美國SEC批准了主動管理型ETF基金的成立。
ETF是由機構投資者創立的產品,一般來講,某個機構投資者首先將一系列的資產存放於ETF基金中,並因此取得ETF份額(也被稱為創立基數(creation units))。某些或全部的ETF份額會在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這賦予了ETF某種封閉式基金而不是開放式基金的特性。但是,ETF的一個重要特性是,機構投資者在交易時可以將大量的份額與對應的標的資產互換。投資者可以放棄他們持有的ETF份額而接收資產,或者存入資產而收到新的份額。這麼做的目的是保證ETF在交易所交易的價格與其公允價格沒有太大出入,這一特性正是ETF與封閉式基金的重要區別,這一點使得ETF對投資者來講比封閉式基金更有吸引力。
同開放式基金相比,ETF有若干好處,它可以在一天的任意時刻被買入或賣出,投資者可以像賣空股票那樣來賣空ETF(見第5章關於賣空策略討論)。ETF持有資產每天要被公佈兩次,這保證了投資者會對基金標的資產有充分的瞭解。與之相比,共同基金公佈其資產的次數沒有這麼頻繁,當共同基金的份額被賣出時,基金管理人常常要賣出基金中所持股票以確保擁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給投資者。而當ETF的份額被賣出時,並不一定非要賣出資產,這是因為其他投資者可以提供現金。這意味著管理人可以節省交易費用,減少了轉嫁給基金持有者的無計劃資本收益和虧損。最後,ETF的費用比率一般要低於共同基金的費用比率。ETF越來越受歡迎,到2016年,它們的資產達到2.5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