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 Kenneth Laudon 管理信息系統 v11
4.2 信息社會內的道德
道德是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準。道德是關於個人的選擇。當面對行動的選擇路徑時,什麼是正確的道德選擇?什麼是正確的道德選擇的特點?
4.2.1 負責、責任、法律責任
道德是個人做出的決策,他對自己的行動後果負責。負責(responsibility)意味著你接受對你所做決策的潛在成本、責任和義務。責任(accountability)是一個系統和社會組織的特性,它意味著有一個機制存在,用以確定誰對行為負責。法律責任(liability)擴展負責的概念至法律領域。法律是一個政治系統的特性,其中,存在一個法律體,允許個人挽回由其他人、系統和組織造成的損失。訴訟過程 (due process)是一個過程,通過它法律被民眾知曉和理解,上訴到較高級的法院是一種保證法律應用正確的能力。
這些基本概念組成了信息系統和信息系統管理者的道德分析的基礎架構。首先,信息系統被社會機構、組織和個人滲漏。系統不會影響其自身。然而,信息系統的影響是機構、組織和個人行為導致的。其次,技術責任的後果清楚地落在應用這些技術的機構、組織和個人上。在社會責任方法上應用信息技術意味著你要擔負起你行動後果的責任。最後,在道德、政治社會,個人和他人可以通過以訴訟過程為特徵的法律法規挽回損失。
4.2.2 道德分析
你如何分析道德問題?以下五個步驟可能會有所幫助。
識別和描述清楚事實 發現誰對誰做了什麼,在何處做的,何時做的,以及如何做的。在許多情況下,你會驚訝事實和初始報告不符,你常常會發現簡單的收集事實直接對問題的定義和解答有幫助。
定義矛盾或兩難境地,識別捲入的高階價值 道德、社會和政治問題總是參考高階價值。政黨們對爭論都聲稱追求較高的價值(即自由、隱私、保護財產和自由企業制度等)。通常一個道德問題捲入一個困境:支持高階價值的行動卻正好是相反的途徑。
識別受益人 每個道德、社會和政治問題都有受益人:遊戲中的玩家,如果他在結果中有利益,他對這種情況有投資,通常他就有話語權。找到這些群體的身份和他們的需求,這將對以後設計解答很有用。
選擇你有理由採取的方案 你將發現沒有一個選擇能滿足介入各方的利益,但有些比其他好些。有時達到一個好的或道德的方案不總是取決於受益人之間關係的平衡。
識別你的方案的潛在後果 有些方案道德上正確但從其他觀點來看它是災難。有些方案適用於一種情況,但不宜用於其他類似的情況。你總應問自己:“如果我一直選擇這個方案,將會怎樣?”
4.2.3 可以選擇的道德原則
一旦你完成了分析,你應當秉持什麼道德原則和規則用於決策?什麼更高級的價值應當進入你的判斷?雖然只有你能決定在眾多道德中你將遵循哪一個,你如何對其排序,考慮根植於許多文化中,長存於有記錄的歷史中的幾個道德原則。
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黃金規則)
將你與他人換位,設想自己是接受決策的對象,可以幫助你想明白決策的公平性。
2.如果每個人採取這個行動都不對,那麼對任何人採取這個行動也是不對的(康德的絕對命令)。
問你自己:“如果每一個人都這樣做,這個組織或社會能長期發展、生存下去嗎?”
3.如果一個行動不能重複使用,那麼在任何情況下它都是不對的(迪斯卡特變化規則)
這是滑落泥坑規則:如果一個行動帶來一個可接受的小變化,但當它重複使用後,它將帶來一個長期不可接受的變化。俗話說,“一旦掉入滑道,你將不能停止”。
4.採取能獲得較高或較大價值的行動(功利原則)
這個原則假設你可以在一個排好序的價值中選優,並瞭解各種行動路線的後果。
5.採取產生最小傷害的或最小潛在成本的行動(迴避風險原則)
某些行動具有很低的概率和極高的失敗成本(在都市區建立核發電設備)或極高的失敗成本和中等概率(高速和汽車事故)。為避免這些失敗成本高的行動,需要特別注意具有中概率到高概率的這種行動。
6.假設所有的有形和無形的虛擬目標都是由某些人擁有,除非有特殊聲明例外(這是道德的“沒有免費午餐”規則)
如果有人創造的東西對你有用,那麼這個東西就具有價值,你應當假設這個創造者希望對此工作的回報。
雖然這些道德規則不能指導行動,但行動很難避開這些規則,值得人們密切關注和提高警惕。非道德行為的出現對你和公司的傷害,像已實施的非道德行為一樣厲害。
4.2.4 行為的專業道德準則
當一組人聲稱是專家的時候,由於他們對知識、智慧和尊敬的特殊聲明,他們就擁有了特殊的權利和義務。行為的專業道德準則是由專業協會發布的,如美國醫療協會(AMA)、美國酒吧協會(ABA)、信息技術專業協會(AITP)和計算機協會(ACM)等。這些專業組負責他們專家的特殊規則,用進入門檻和競爭來確定。道德規則被專家們承諾用來在公共利益面前規範自己。例如,避免傷害他人、尊重知識產權和尊重隱私是包含在ACM的道德和專業行為準則中的通用道德規則。
4.2.5 現實世界的道德窘境
信息系統創造了新的道德窘境,其中一組利益和另一組競爭。例如,在美國許多大的電話公司正在應用信息技術減少它的工人規模。聲音記錄軟件減少人工操作員的需求,用計算機可以響應一系列計算機化的問題。許多公司監視僱員在互聯網上做什麼,防止他們浪費公司資源於非公司業務活動。
在每一種情況下,你將發現競爭價值在作怪,辯論的兩邊各有一組人。公司可能爭辯說,它有權利用信息系統增加勞動生產率和減少工人規模,降低成本,從而在這個行業中生存。被替代的職工可能會爭辯,僱主對他們的福利是有責任的。企業主感到有義務監視僱員的電子郵件和互聯網應用,以減少生產上的消耗。僱員卻相信他們應當可以代替電話短暫地應用電子郵件於個人事務。一個深入的事實分析有時可能產生矛盾的結果。試用這種道德分析原理描述一個例子。什麼是要做的正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