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M Stephen Robbins 管理學 v07
7.6 決策制定中的道德問題
在第2章我們介紹了道德問題並描述了使你的行為符合道德規範的方法。道德問題的考慮應該成為你制定決策的一部分。例如,一個備選方案可能會比其他備選方案產生更為可觀的財務回報,但是因為危害了員工安全,它有可能在道德上值得商榷。讓我們詳細探討這個問題。
7.6.1 什麼是一般合理化
經過多年,人們已經形成一些為有問題的行為辯護的合理化理由。 [1] 這些合理化理由洞察了為什麼主管有可能會做出缺乏道德的選擇。
·“它實際上並不違法或違反道德規範。”明智的和可疑的決策的界限、創造性和不符合道德規範的決策的界限在哪?因為界限很模糊,人們能夠自我合理化,認為他們實際上做的不是錯的。如果你把足夠多的人放在一個結構不良的情形下,一些人會得出結論:只要不被認為是錯的,就是可以的。這種現象在達成某種目標會有很多報酬,以及組織的評估系統不緊密關注目標是如何達成時尤為明顯。通過從公司內部人員處獲得信息,從而獲取股票利潤的做法通常屬於這類行為。
·“這符合我自己或者組織的最大利益。”堅信這種不道德行為符合個人或者組織的最大利益通常是由狹隘的利益觀引起的。例如,如果行賄可以使組織獲得一份合同,主管就相信對政府官員行賄是可接受的,或者偽造財務數據提高他們部門的績效記錄也是可接受的。
·“沒有人會發現。”第三種合理化接受了錯誤的行為,並假定它永遠不會被揭發。這是個哲學問題,如果一棵樹在森林中倒下,但是卻沒有人聽到它倒下的聲響,那麼它製造噪音了嗎?一些公司主管對類似的問題,如“如果一種不道德的行為不為人所知,那麼它是錯的嗎”,做出了否定的回答。合理化行為經常會被以下現象激發:不足的控制、強大的績效壓力、評估績效而不注重達到績效的手段、對達到績效的員工大規模漲工資和升職以及對做出錯誤行為的員工缺乏懲罰等。
·“因為這種行為有利於組織,組織會寬恕它並保護我。”這種回答代表了瘋狂的忠誠。一些主管不僅通過踐踏法律和社會價值觀為公司謀利,而且還認為組織期望它的員工展示這種忠誠。甚至這些主管被抓時,他還相信組織會支持並獎賞他展示的忠誠。主管用合理化理由為不道德行為辯護,無疑將公司的名譽陷於危難當中。雖然公司主管理應在競爭者和誹謗者面前表現出對公司的忠誠,但是這種忠誠不應該把組織放在法律、一般道德規範或者社會規範之上。
[1] S. W.Gellerman,“Why Good Managers Make Bad Ethical Choices,”Harvard Business Review(July/August 1986),p.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