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M Stephen Robbins 管理學 v07
7.4.2 程序化和非程序化決策的區別是什麼
就如問題可以被分為兩類,決策也可以。我們可以看出,程序化或常規決策是解決結構良好的問題最有效的方式。然而,當問題是結構不良的時,主管必須依賴非程序化決策來找出解決方案。
假設一位固特異輪胎公司(Goodyear Tire)的機修工在給一輛汽車安裝新輪胎時損壞了合金輪輞。主管該做什麼?可能有一些標準的途徑去解決這類問題。例如,主管更換合金輪輞並記在公司賬上。這就是程序化決策(programmed decision)。決策程序化,以至於決策在某種程度上具有重複性,成為例行事務,並已經制定了明確的辦法處理他們。因為是結構良好的問題,主管沒必要煩惱並花費精力按照決策制定過程做決策。
制定程序化決策相對簡單並嚴重依賴過去的解決方案。這一過程中不存在“找出備選方案”的步驟,即使有,也很少受到重視。為什麼?因為一旦定義為結構良好的問題,它的解決方案就是顯而易見的,至少可以歸結為幾個熟悉的並在過去的實踐中被證明是成功的方案。在很多案例中,程序化決策制定已經變成遵循先例。主管只需簡單地重複以前類似情形下他們或者其他人的行動。損壞合金輪輞不需要主管去識別並衡量決策標準或者找出很多可能的解決方案。相反,主管可依靠系統的程序、規則或者政策(見第3章)。
同時,非程序化決策(nonprogrammed decision)是解決獨一無二的並且不會重複發生問題的決策。當一位主管面臨著結構不良的問題時不會有例行的解決方案,需要特定的非程序化決策。
例如,在組織中制定戰略是一個非程序化決策。這個決策因存在新的問題而不同於以前的組織決策。公司面臨一系列新的環境因素——像新的法律或者國際市場上新的競爭對手的競爭。決策制定的條件已經發生改變。因此,選擇過去“使用過的正確決策”很容易給決策者帶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