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M Stephen Robbins 管理學 v07
2.6 混沌狀態中的成功
作為一個學生,你更喜歡下面哪一種情景?
情景1:本學期有15周。教職員工被要求在課程的第一天提供一份教學大綱,包括詳細的日程安排、準確的考試時間、精確的分數評估比例——不同的課堂活動在最終分數中所佔的比例。學院制度也要求教師必須嚴格按照課程計劃的時間來上課,並且要求教師對學生上交的課堂作業於一周內評閱並返回。
情景2:課程長度不定。當你選定一門課程時,你不知道課程會持續多久,從2周到30周都有可能。而且教師可以隨時結束他想要結束的課程,沒有任何徵兆。每堂課的長度也隨它的需要變化,有時候就20分鐘,有時候需要3個小時。下一堂課的安排由教師在課堂結束時佈置。噢,對了,考試是不會提前通知的,所以你需要時刻準備著;而教師基本上不會對你的測試結果做什麼反饋。
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你會選擇情景1。為什麼呢?因為它是可預測的,從而提供了保障。你知道會得到什麼,並且為之進行計劃。因此,當發現管理者(包括主管們的工作)的世界越來越像情景2所描述的時,或許你會感到十分沮喪。
我們認為日後成功的主管是那些學習如何在混沌世界中取得成功的人。他們會面臨一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化著的環境。新的競爭者不斷地出現,一些老的競爭對手會由於併購、新技術或者無法跟上市場的變化而逐漸消失。規模縮減的組織意味著更少的員工完成著必不可少的工作。在計算機和電子通信技術領域的持續創新使得溝通實現了即時性。這些因素,伴隨著產品與金融市場的全球化,帶來了混沌狀態。結果是,很多傳統的企業戰略(為一個更為穩定與可預測的世界創造的)已經不再適用。
成功的主管也必須改變。他們必須在看似凌亂的局勢當中發現有利之處。主管們必須能使災難轉化成機遇。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們需要更靈活的工作方式,更靈敏的工作方法,更快地決策,更有效地管理稀缺資源,更好地滿足客戶,更自信地扮演好在大規模快速變革中的角色。正如管理學作家湯姆·彼得斯(Tom Peters)在他的一本暢銷書中所提煉的觀點:“現在的主管必須能夠在變化和不確定性中成功。” [1]
[1] T. Peters Tbriving on Chaos:Handbook for a Management Revolution(New York:Knopf,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