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M Stephen Robbins 管理學 v07

2.5.2 為什麼強調持續改進計劃

私營和公共部門都在持續發生著質量革命。描述這場革命的通用術語是持續改進(continuous improvement)。 [1] 這一革命是由一小群質量專家推動的,比如約瑟夫·朱蘭(Joseph Juran)和W.愛德華·戴明(W.Edwards Deming)。現在,這些傑出人物的一些最初理念已經拓展為組織生活的一種管理哲學,它受到客戶需求與期望的驅動(見圖2-3)。然而,重要的是持續改進計劃拓展了客戶這一術語使其超越了傳統涵義,它把與組織相關的所有人(內部的以及外部的)都涵蓋進客戶這一術語,包括員工、供應商以及購買組織產品或服務的人。它的目標是使組織致力於持續改進,或者像日本人所謂的“持續改進”(kaizen)。 [2]

圖 2-3 持續改進的基礎

儘管持續改進計劃因過度承諾和執行低效受到某些人的詬病,但它們的總體記錄是好的。瓦里安聯合公司(Varian Associates, Inc.)是一家科學設備製造企業,在它的半導體部門使用了持續改進計劃,將其新的設計推出的時間縮短了14天。這家企業的另一個製造真空系統的部門通過持續改進將準時輸送率由42%提高到了92%。全球冶金公司(Globe Metallurgical Inc.)是一家俄亥俄州的小型金屬生產企業,通過持續改進計劃它將生產率提高了50%。不僅如此,過去10年中,包括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萊斯勒等公司汽車質量的顯著提升,都可以直接歸功於全面質量管理方法的實施。

[1] 在一些案例中,持續改進計劃可能和全面質量管理這個概念一起出現。

[2] “Winning with Kaizen,”HE Solutions(April 2002),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