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十二月十二日 鐵路先鋒詹天佑

詹天佑設計從八達嶺山上挖掘兩口直井,分六段開鑿山洞,他憑著精確的測量術,使每段山洞都能接通。

今天我們搭乘火車出門旅行,真是又快速又方便,一點也不覺得鐵路有什麼稀奇。可是,小朋友,你知不知道,過去人們興建鐵路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大約在一百多年前,我國完成了京張鐵路,這是第一條完全由中國人自己動手興建的鐵路。這條鐵路的總工程師詹天佑是怎麼完成它的呢?現在就讓我們來說說這個故事吧。

詹天佑出生在廣東省南海縣,十二歲的時候,考取清政府舉辦的留學考試,成為中國最早一批公費留美學生中的一個。他到美國後,看見到處都有火車,就想:“如果我國也有火車,很多地方就可以開發、改善,中國也才有可能和美國一樣富強啊!”

後來,詹天佑考取耶魯大學,專心學習鐵路工程。他的數學和測量都學得非常好,最後,他以優秀的成績畢業,回到中國參加建設鐵路的工作。

有一年,清政府計劃鋪設北平到張家口的京張鐵路,運出張家口出產的煤和毛皮,賣到外國去。消息才剛傳出,英國和俄國為了想賺中國人的錢,就都搶著要承辦京張鐵路的工程。原來,當時因為築鐵路的費用很高,技術又很複雜,只好向外國借錢,請外國工程師來工作。

這一回,英、俄兩國爭來爭去,誰也不肯讓誰。俄國威脅清政府說:“我們兩國曾訂立條約,講明‘長城以北的鐵路,不能由其他國家承辦’,所以這條鐵路要由俄國負責興建。”

英國諷刺俄國:“俄國連自己的鐵路都築不好,怎麼能夠築京張鐵路呢?還是讓英國工程師來築這條鐵路吧。”

清政府不敢得罪英國,也不敢得罪俄國,實在是為難極了。最後,英國和俄國都說:“如果中國自己有本事建築京張鐵路,我們就不爭了。”他們認為沒有外國的幫助,中國絕對完成不了這條鐵路,所以故意這麼說。

但是,中國的鐵路大臣卻向朝廷建議:“外國人太瞧不起中國了,我們就自己動手築京張鐵路,為中國人爭一口氣。”

可是,哪一個中國工程師有這個能力呢?鐵路大臣想了又想,終於想起詹天佑,就向朝廷說:“詹天佑曾經參與很多鐵路的鋪設工作,經驗非常豐富,除了他,再也沒有人能夠興建京張鐵路。”

就這樣,詹天佑成為京張鐵路的總工程師。

京張鐵路雖然不長,經過的高山峻嶺卻比當時中國其他的鐵路都要多,連外國工程師都沒有把握能夠順利完成,所以世界各國都不相信中國能夠自己興建這條鐵路。英國的報紙甚至公開嘲笑:“興建京張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誕生呢。”

詹天佑不管外國人的冷嘲熱諷,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仔細測量、規劃,京張鐵路終於開工了。詹天佑親自帶領幾千名工人,日夜不停地挖築路基、鋪設鐵軌、搭建橋樑,一點也不敢大意。全部工程的第一段,因為地勢平坦,很順利地完成了。可是,困難還在後頭呢!

工程的第二段,雖然只有短短的十九公里,卻要開鑿很深的山洞,從萬里長城和八達嶺山下穿過去,這是整條鐵路線上最難鋪設的一段。

詹天佑憑著自己在美國學來的知識和技術,每天騎著馬,帶著測量儀器,忙著在山上山下勘察、測量。他一直在想:“八達嶺山洞有一千多公尺長,而且山上的岩石非常硬,如果只從兩邊向中間開鑿的話,得花費很長的時間。何況這麼長的山洞,只要測量時稍微有一點偏差,前後兩段就很難接在一起。開鑿山洞到底有沒有什麼又好又方便的辦法呢?”

為了研究開鑿八達嶺山洞的方法,詹天佑真是睡也睡不著、吃也吃不下。

一天,詹天佑又到山上勘察地形。走著走著,他來到一處村莊,看見有兩口井都加了蓋,又壓著許多大石頭,就很好奇地詢問當地人:“這是怎麼回事啊?”

村人告訴他:“因為原先東邊的井裡有一條大蟒蛇,常常出來作怪,所以我們把井封起來。沒想到這條蛇竟鑽了地洞,從另一口井出來,我們只好把另一口井也封住了。”

詹天佑聽了,突然心底閃過一個念頭,大叫:“有了!”就三步並作兩步奔回工地,召集全體工程師說:“我已經想出開鑿八達嶺山洞的好方法了。”

原來,詹天佑想出一個鑿直井法,就是從山上往下開鑿山洞。這樣一來,可以六處同時施工,比原來的兩端開鑿,快了三倍的時間。

有個工程師對詹天佑說:“分六處開鑿,就有六段需要接在一起。要是每一段都測量得不準,不能和另一段接起來,豈不是變成六段沒頭沒尾的山洞了嗎?”

詹天佑優異的數學能力和測量術,終於派上用場了。他不眠不休地帶領工人下到直井底挖掘山洞,並且隨時測量方位,仔細地修正偏差。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許多工人受不了山洞裡汙濁的空氣而病倒,又有許多工人抱怨說:“挖了這麼久還沒有接通,一定是挖偏了,恐怕詹天佑的測量技術有問題吧?”

有些工程師甚至沒信心地說:“只靠工人的雙手,怎麼接通山洞?不如向外國買機器,請外國工程師幫忙開鑿吧。”

詹天佑什麼話也不說,只是默默地工作。

這天,詹天佑和往常一樣隨工人下到井裡,先校正好挖掘的高低位置,然後指導工人繼續往前挖。

“咦,那是什麼聲音?”工人突然停下工作,懷疑地問。“鏗!鏗!鏗!”隱隱約約的挖鑿聲從巖壁後面傳過來。

“傳來的是對面挖山洞的聲音呀!”最前面的工人大聲地叫道,“快挖,快挖,山洞就要打通了啊!”

“哇,太好了。”全體工人興奮地歡呼著,抓起十字鎬拼命往前敲開岩石,“鏗!鏗!”的聲音一片亂響。

突然巖壁開了一個大洞,幾個滿臉汙黑的工人顧不得“嘩啦啦落”下來的泥沙、石塊,飛快地衝過去,抱住那邊的工人大聲吼道:“通了,終於打通了呀!”

兩邊的工人,不論認不認識對方,都互相抱著又跳又叫,高興得快瘋了。

過了幾天,另外四段山洞也全部接通了。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興奮極了,詹天佑想到一年多來的辛苦總算沒有白費,不由得流下兩行熱淚。

不久,整條鐵路都完工了。詹天佑特別邀請外國工程師,從北平搭乘第一班火車到張家口,一路參觀這項艱鉅的工程。當火車經過長城下的居庸關山洞,又沿“之”字形軌道爬上青龍橋附近的陡坡,進入八達嶺山洞時,外國工程師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對詹天佑說:“了不起啊!你真是世界第一流的鐵路工程師。以後,我們再也不會瞧不起中國人了。”

宣統元年八月十九日,京張鐵路全線通車,清政府官員在張家口合影留念。

外國工程師更欽佩的是,詹天佑興建京張鐵路,不但比原先的估計提前完工,所花的經費還比預算少三十六萬兩銀子。

中國的土地上,終於有了第一條自己興建的鐵路。

後來,人們就在青龍橋車站前立了一座詹天佑的銅像,以紀念這位偉大的鐵路工程師。

詹天佑像

給媽媽的話: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鐵路若能通達全國,必能有助於國家之建設。詹天佑秉著此信念,不求助於外人,憑中國人自己的力量完成了京張鐵路,這不但使路權不致落入外國人手中,而且提高了中國工程師的地位,開創了國人自築鐵路的風氣。他一生服務鐵路三十二年,對中國鐵路的發展可說是居功至偉。

●圖畫為具知識性彩畫,以剖面說明鑿山開鐵路的過程,可看出工程之艱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