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十二月七日 兩個土地公
在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十六日,也就是“尾牙”那一天,所有的商號都要祭拜土地公。在生意人的心目中,土地公能使財源滾滾而來。不過,土地公雖然心地很好,有時也會像個老頑童一樣捉弄人的。現在,我們就說個這樣的故事吧!
南山有個土地公,北山也有個土地公,南山的是哥哥,北山的是弟弟。兩個土地公住在偏僻的山上,十天半月也難得見到有人打廟前經過。兄弟倆好久沒有享受到香火酒菜的供奉,餓得骨連皮、皮連骨,一身枯柴。
一天,有個住在山腳下的牧童,打南山土地廟前經過。土地公高興極了:“嘿嘿,這下機會來了。”他心生一計,用拂塵輕輕地往牧童身上一掃。牧童回頭瞧瞧,沒有人,摸著腦袋瓜莫名其妙地回家了。
沒想到,牧童回到家,竟然兩眼發直,全身發抖,生了一場大病,急壞了全家人。
母親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說:“兒呀,你是怎麼了?”父親焦急地在屋裡來回走著。
只見牧童忽然開口喃喃地說:“我是南山土地公,這病是受了山鬼的驚嚇,只要把我廟前的樟樹幹削下一小片,帶回來煮水喝,就沒事啦!”
父親、母親知道是土地公顯靈,慌忙跪下,連連磕頭。
父親取回樟木,煮水給兒子喝下肚,牧童的病果然好了。母親高興地準備了一大籃雞鴨酒肉,上山獻給土地公。
南山土地公好開心,立刻邀請北山土地公一塊來享受。
酒醉飯飽後,弟弟拍拍鼓脹的肚皮,抹抹油油的嘴巴,羨慕地問:“哥哥,這些東西你是從哪弄來的?也教教我吧。”
“哈哈哈!這還不簡單!”南山土地公把拂塵一揮,得意地說,“這是本山人的妙計。”北山弟弟將耳朵湊過去,一邊點頭,一邊把哥哥的妙計詳詳細細地牢記在心裡。
北山土地公得了妙計回家,天天在山上等待機會。左盼右盼,過了好幾天,終於也盼到一個牧童經過他的小廟前。他興奮地照著哥哥的法子,一模一樣地耍了一次。
好久沒有人來祭拜土地公兄弟,於是哥哥用計使牧童的父親獻上酒肉。弟弟知道後,也想照樣耍一次。
果然不出他所料,牧童也病倒了。土地公想也不想,依舊照著哥哥的辦法,借了牧童的口,喃喃說了一大套神仙話。第二天天剛亮,牧童的父親就帶著柴刀上山了,土地公心裡暗暗高興。可是牧童的父親東尋尋、西找找,土地廟前沒有樟樹呀!他想到兒子正躺在床上呻吟,不禁急得眼淚都要掉出來了。
這時候,牧童的父親猛然抬眼一瞧,啊哈!土地公不正是樟木刻成的嗎?他心想:“土地公大慈大悲,既然指點我到這山上來,一定就是這個意思。”想到這兒,他兩腿一跪,朝北山土地公“咚咚咚咚”猛磕頭。磕完頭,他前前後後仔細看了看土地公,還真不知削哪裡好,削他的臉或手,實在有些不妥當,也叫土地公面子掛不住。他再想一想,便一舉刀把土地公的屁股削下一大片。
“哎喲喲!”土地公心裡叫痛又不敢作聲,他想:“為了填飽肚子,就忍耐會兒吧,不久就有大魚大肉送上門了。”
誰知道,這戶人家窮得很,牧童的病雖然治好了,卻沒好東西能供養土地公。一天又一天過去了,北山土地公餓著肚皮空等待,屁股上的傷口還不時地隱隱作痛呢。他窩在廟裡越想越懊惱,就一拐一拐地跑到南山去向哥哥訴苦。
南山哥哥聽得“哈哈哈”笑彎了腰,指著弟弟,上氣不接下氣地說:“你這個傻瓜,不會找戶有辦法供養你的人家啊?再說事前也該想清楚,自家門前到底有沒有樟樹都不知道,白白被削去一片肉,真是糊塗到了家。”
北山弟弟摸摸屁股,也只有“嘿嘿”苦笑兩聲,自認倒黴了。
給媽媽的話:
在我國,每月初二及十六兩天都叫做“牙”,十二月十六日是最後一牙,所以叫做“尾牙”。臺灣民間相信有土地就有錢財,所以,在“尾牙”這一天,都會以美酒佳餚祭拜土地公,並且順便打打牙祭。
●圖畫為具有民俗風格的故事性彩畫,描繪土地公用計得到供養,並以高大的樟樹呼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