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九月十五日 拓荒女先鋒天水嬸

南投縣的埔里是個風景優美的小鎮,小鎮旁邊有一座“義女祠”。每年一到中秋節,當地居民便虔誠地捧著月餅到義女祠祭拜。祠中供奉的義女叫“天水嬸”,她的事蹟和漢人開發埔里的歷史相關。現在,就讓我們來聽聽她的故事吧。

清朝的時候,大陸發生災荒,許多人乘船渡過海峽,到臺灣尋覓新土地,拓荒開墾。

其中有一批從福建來的拓荒隊伍,由杜天水夫婦領隊。當他們到達今天台中、南投附近的時候,看見平地已經被開墾了,便往山區去找適合居住、種田的好地方。

杜天水夫婦領著拓荒隊伍,向山區尋找適合居住的地方。

他們在深山裡走了好多天,來到一條清澈的溪流旁邊,這條溪流叫做“烏溪”。拓荒隊伍繼續朝烏溪上游走了幾天,前面出現了一個美麗又肥沃的盆地。

大家高興地叫起來:“這個地方多好哇!就讓我們在這裡定居下來吧!”然後他們解下行囊扁擔,開始興建茅屋,開墾田地。這一帶,就是今天的埔里了。

拓荒隊伍在埔里歇下腳來,他們發現地方雖然好,四周山上卻經常出現手持弓箭、臉上刺青的泰雅族人,總是用凶狠的眼光瞪著他們,看起來很不友善。

杜天水說:“我們拓荒隊人少,萬一和泰雅人發生衝突,一定打不過他們的。”

他的妻子天水嬸說:“泰雅人老早就住在這兒了,看見我們闖進他們的生活天地,當然會不高興。等到日子久了,他們瞭解我們並沒有惡意,只是和平地耕種土地,也就不會討厭我們了。”

話雖這麼說,大家心裡還是覺得很害怕。有一天,天水嬸在屋子裡燒飯,杜天水帶著大家在田裡工作,突然間“咻!咻!咻……”幾聲,好幾支利箭從田地旁邊的樹林裡,朝杜天水他們射來了。

他們抬頭一看,哎呀,不好!迎面一群泰雅人,像豹子一樣衝過來了!

“大家快躲起來!”杜天水高叫著。可是,跑也來不及了。泰雅人全族出動,早就將拓荒隊的田地團團圍住。泰雅族酋長威嚴地說:“埔里是我們的地方,你們居然敢在這裡隨便開田。我要把你們通通殺死,一個也不留!”

大家都很害怕,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這時候,天水嬸忽然提了一個藍布包裹,由茅屋裡走出來,在酋長面前站住,真誠地說:“我們希望能住在這裡耕田,跟你們和平相處。我們不會搶奪你們的土地,我們可以向你們買這些田地……”

酋長不說話。天水嬸又說:“我們有銀子、美麗的花布,還有很多方便的日用品,請你看一看。”說著,她從包裹中取出幾錠銀子、兩匹柔軟的花布和幾盒一擦就亮的洋火。

酋長的眼睛亮起來了,他說:“哼,東西是不錯,可是拿這麼少的東西,就想換我一大片土地,真是做夢。”

杜天水在一旁,趕緊對他說:“我們還可以從家鄉拿很多的銀子和日用品,跟你們公平地交換田地。”

酋長問道:“我憑什麼相信你?漢人最狡猾了,常常欺騙我們。你們現在這樣說,只是想逃命而已,誰相信你們會回去取銀子和貨物來?”

杜天水說:“我們希望在這裡住下,跟你們成為好鄰居,怎麼會欺騙你?”

“好吧,我就放你們回去拿銀子和貨物。”酋長說,“不過,為了表示誠意,你們得留下人質來。”

留下人質?那怎麼行!泰雅族有用人頭祭神的習俗,要是留下人質,難保不被殺死啊!大家看著酋長,沒有人敢說話。

杜天水說:“那麼,就讓我來做人質吧!”

天水嬸說:“不行,你是領隊,正要帶大家翻山過海運貨物啊,應該讓我留下做人質。”她一面說,一面勇敢地走向酋長,又大聲地對他說:“如果銀子和貨物沒有按期送來,把我殺了都可以。”

酋長點點頭,說:“好,這話是你說的,到時候可別後悔。記住,八月十五月亮最圓最亮的日子,我在這裡等你們來!”

杜天水一行人終於上路了,天水嬸給帶到泰雅人住的小屋裡,關了起來。時間一天天過去,每次酋長問她:“你丈夫會不會回來?會不會送銀子和貨物來?”天水嬸總是很有信心地回答:“他一定會按時到達。”

月缺了,月圓了,終於等到了八月十五約定的日子,圓圓的月亮高掛在天空。可是左等右等,廣場上的營火快要熄滅,星星也黯淡下來,還沒看見杜天水的影子。

誰想得到,杜天水在家鄉招募了更多的人,並且帶著銀子和貨物回來了,卻在路上遇到山洪暴發,渡不過波濤洶湧的烏溪。距離和酋長約定的時間越來越近,杜天水心裡急得要命,正想辦法砍竹子、編竹筏,好準時到達埔里。

八月十五的月亮漸漸向西移動,天快亮了,酋長不耐煩地下令將天水嬸立刻處死。天水嬸卻堅決地說:“一定會來的,我們漢人一定會守信用的。”可是,憤怒的泰雅人不聽,綁了天水嬸到烏溪上游的山麓,然後高舉番刀,向天水嬸砍去。

天邊露出魚肚般的白色了,就在天水嬸被殺的時刻,泰雅人看見山下矇矇矓矓地有一行人影,急急忙忙地挑著沉重的擔子,往這裡趕來。帶頭的不正是杜天水嗎?

原來,他們剛乘竹筏渡過烏溪,拼命奔跑過來。可是,他們還是晚了一步,救不迴天水嬸的生命了。

山地酋長要殺天水嬸,杜天水急急忙忙趕來,卻已經太遲了。

拓荒隊員看見天水嬸被殺,非常憤怒,都想拿出武器,和泰雅人拼個你死我活。可是杜天水卻強忍悲痛,對大家說:“用武力對付武力,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天水嬸是為了大夥而死,我們還是應該和泰雅人好好談判才對!”

泰雅人看見漢人並沒有違背約定的意思,而自願做人質的天水嬸卻被殺了,不禁懊悔萬分,連聲道歉。他們也為漢人講信義、愛和平的精神深深感動,不但把大片田地賣給漢人,從此以後也誠心地對待漢人,共同努力把埔里盆地開墾成美麗的農村。大家也建了義女祠,紀念天水嬸的事蹟和她對埔里的貢獻。

給媽媽的話:

埔里盆地是臺灣的地理中心,水質氣候均佳。它本是泰雅族人居住的地方,後經先民努力,漢人才得移居於此。我們借這個故事,讓孩子領會臺灣開拓之初,祖先如何在榛莽未闢的山林中,為這片適合居住的地方奠定基礎的辛勞。

●圖畫模擬《變相圖》的形式,以臺灣埔里盆地的周邊環境繪製成長卷,由右到左彩畫一連串拓荒故事。沿途出現的梅花鹿、檳榔樹、木瓜樹和石板屋都是當時常見的景緻,人物衣著參考漢人與泰雅族的傳統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