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八月十九日 巧嘴兒

巧嘴兒,嘴巴巧,兩片嘴皮一天到晚啪嗒啪嗒響,大家都嫌她膩人。巧嘴兒和弟媳婦住在一塊,兩人的丈夫出門做生意,由巧嘴兒管家,弟媳婦就倒黴了。

一天,巧嘴兒請舅舅和舅舅的一個朋友吃飯。一大早,弟媳婦就起床打掃門戶,裡裡外外掃得乾乾淨淨。等太陽照到床頭,巧嘴兒才起床,她用手指尖摸摸桌子、摸摸椅子,嗲聲嗲氣地說:“弟妹啊,你桌椅還沒擦吧?勤快點,對你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說完扭著腰身進屋去梳頭。

弟媳婦趕緊擦這抹那,忙得團團轉。巧嘴兒又在房裡輕聲細語叫著:“弟妹啊,麻煩你幫我插上這支髮簪好不好?我自己怎麼插都插不正。”弟媳婦幫她插好,巧嘴兒又嚷:“弟妹啊,桌上那盆水,請你出去時順便倒一下,順便,順便嘛!”

弟媳婦急著準備請客的酒菜,巧嘴兒又說:“燒菜我最拿手了,我來教你,你邊做邊聽我說啊!”弟媳婦切筍片,巧嘴兒就說:“筍片要細細地切,最好細得像髮絲。”弟媳婦切紅蘿蔔,巧嘴兒就說:“對了,紅蘿蔔就是要切成小丁塊,不能切得太大了,大塊的配起菜來不好看。”

弟媳婦起油鍋炒菜,巧嘴兒說:“油要放得剛剛好,少了,炒不熟;多了,膩死人。火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了,菜會燒焦;太小了,菜煮上幾個鐘頭也煮不爛。”

巧嘴兒從早晨到中午,嘴巴唧唧喳喳嘮叨個沒完,一件事也沒做;弟媳婦一聲不吭,卻把事情做得有條有理。

“砰砰砰!”外頭在敲門,是舅舅帶著朋友來了,巧嘴兒把弟媳婦推到房裡說:“弟妹啊,你辛苦了大半天,應該休息休息,由我來招呼舅舅吧!”說著她把房門一關,整整衣衫去開大門。

舅舅和朋友一進門,巧嘴兒就笑眯眯地說:“歡迎,歡迎,家裡人手少,裡裡外外都要靠我一個人忙,搞得一身邋邋遢遢,請不要見怪。”巧嘴兒故意拍拍一身光潔的衣服。

客人坐上飯桌,巧嘴兒說:“幾樣家常小菜,請嚐嚐看好不好吃?”

舅舅的朋友說:“這飯香噴噴的真好吃,是你煮的嗎?”

巧嘴兒說:“哪裡哪裡,多謝您誇獎,是我煮的。”

舅舅說:“只是糊了點。”

巧嘴兒趕忙說:“柴火是弟媳婦燒的。”

舅舅的朋友又說:“這菜是誰炒的?鹹淡剛剛好。”

巧嘴兒笑眯眯地說:“沒什麼,是我炒的。”

舅舅說:“可惜油太多了。”

巧嘴兒連忙說:“油是弟媳婦放的。”

舅舅說:“老聽你提起弟媳婦,她今天幫你燒柴、放油,也挺辛苦的,怎麼不請她一塊出來吃飯呢?”

“哎呀!舅舅您不知道我這弟媳婦啊,好吃懶做,從早玩到晚,每天不到三更半夜是不回家的。”

舅舅的朋友說:“她怎麼敢這樣?你該罵罵她呀!”

巧嘴兒說:“哎喲,我哪敢罵她呀,丈夫出門時,特地交代我好好照顧她。怪只怪我命苦。”

舅舅說:“我看你一張臉富富態態,一雙手細細緻致,分明是個貴婦命,怎麼說命苦呢?”

巧嘴兒高興地問:“舅舅,我真的有貴婦命嗎?”

舅舅對著巧嘴兒左端詳右端詳,才說:“嗯,你真的是個貴婦命,只可惜……只可惜……”

“有什麼不對勁嗎?”巧嘴兒焦急地問。

“毛病出在你的嘴巴上。你把嘴巴張開,讓我仔細地瞧一瞧。”舅舅一說,巧嘴兒便乖乖地張大嘴巴。“沒錯,毛病就出在你這張嘴。如果五年以內,你能夠忍住不說話,一定會成為貴婦,否則一輩子窮到底。”

巧嘴兒送走客人後,嘴巴像被針線縫住了,一聲也不敢吭。她比手畫腳請弟媳婦拿這取那,可是總比畫得不清楚,弟媳婦都拿錯了。她氣得真想大罵弟媳婦,才張開口,卻又想起舅舅的話,只好合上嘴巴,乾脆自己動手做。

巧嘴兒漸漸發現,自己泡的茶特別香,自己燒的菜特別可口,自己做的事樣樣都稱心滿意,甚至比弟媳婦做的還要好。從此以後,她什麼事都靠自己一雙手來做。

大家覺得巧嘴兒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每天只見她勤勤快快地做事,不再唧唧喳喳地嘮叨,便都喜歡跟她接近。巧嘴兒覺得舅舅的話使她現在比以前快樂多了,就算她不能成為貴婦,又有什麼要緊呢?

光說不練的人終究一事無成,踏實懇切而行,才是良好的生活態度。然而少說多做,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困難,需要極大的毅力,才能養成這種好習慣。本篇故事以靈活的情節表達出民間平實的生活觀。

●圖畫為故事性彩畫,細膩描繪廚房的勞動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