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七月十二日 淝水大戰

自從晉朝政府遷到長江以南,國土只剩下一半,還要時時擔心胡人再過長江來侵略,國勢真是危險極了。但是當時一般讀書人卻一點也不關心,天天只顧著喝酒吟詩、談天說地,什麼正經事都不想幹。幸好晉朝有一個了不起的宰相謝安,起來扭轉了局勢,拯救了國家。

謝安本來隱居在深山裡,逍遙自在地過日子。一天,他和幾個朋友坐船出去玩。船划到江心,天氣突然變壞,大風呼呼猛吹,捲起幾丈高的大浪,把小船打得搖搖晃晃。船上的人都怕船被打沉,一面七嘴八舌地亂嚷,一面在船上踱過來又踱過去,船伕也緊張得直冒冷汗。

大浪把小船打得搖搖晃晃,船上的人都急得亂嚷,只有謝安非常鎮定。

只有謝安穩穩坐著,鎮定地對大家說:“你們走來走去,使船搖晃得更厲害,船伕也被你們弄得心神不寧,槳都拿不穩了。像這樣,船馬上就會翻了,我們都別想回去。”

其他人一聽,趕緊安靜地坐下來,不敢再隨便亂動了。雖然風浪還是很大,但是船伕定下心,很快地控制住小船,終於帶著大家安全地回到岸邊。

上岸以後,朋友都誇讚謝安:“在這麼危險的情形下,你一點也不慌張,實在了不起!現在我們國內一片混亂,北方的敵人又隨時會來侵略我們,像你這樣的人才應該出來做官,為百姓做事,我們才有希望過安定的生活啊!”

謝安聽了他們的話,想了很久,知道自己不能再隱居在深山裡,因為國家和百姓的確需要他啊。他終於下定決心去做官,這年他已經四十多歲了。十年後,他成為朝廷裡地位最高的宰相,把國家治理得很好。謝安又感覺到國防的重要,就派他的侄兒謝玄挑選一些好男兒,訓練出一支精銳的軍隊 北府兵。

在這個時候,北方的氐族出了一個厲害的領袖苻堅,打敗其他幾個胡人種族,使他的國家秦國成為北方最強的胡人國家。這個秦國在歷史上被稱為“前秦”。

在北方連打了好多次大勝仗,苻堅驕傲得不得了。立刻又率領百萬大軍往南方進兵,想要消滅晉朝。

晉朝得到消息,所有的人都嚇壞了,因為前秦有一百萬大軍,而晉朝的軍隊只有八萬人,怎麼打得過他們呢?連最勇敢的將軍謝玄也一時慌了手腳,緊張得跑去問叔叔謝安:“您有沒有對抗敵人的好辦法?”

苻堅中了謝玄的計,命令前秦的軍隊退後。朱序乘機在隊伍裡散佈謠言,前秦兵以為真的戰敗了,個個都害怕得又哭又叫,人踢人,人踏人,慌慌張張逃命。

謝安卻好像一點也不在乎,搖著扇子說:“你別急,我已經有了主意。”其他的什麼也沒說。謝玄不敢再多問,過兩天又派個部下去問謝安。謝安還是什麼也不講,反而帶著大家,一同悠悠閒閒地去遊山玩水。

謝安看起來不緊張,其實他一面努力保持鎮定,免得增加別人的恐懼,一面又暗地派人混進前秦的軍隊,打聽敵人的情形。

過了幾天,謝安召集各個將領,開作戰會議,分析敵軍的情形說:“秦國軍隊雖然人多,但是有三個大缺點:第一,秦國皇帝苻堅太過驕傲,總以為人多一定打勝仗。其實像田單用火牛陣大破燕軍,周瑜用連環計打敗曹操,都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例子。第二,苻堅手下的將軍,有的贊成打仗,有的反對打仗,這樣不團結,力量就弱多了。第三,苻堅是氐族人,他的軍隊裡卻還有匈奴人、鮮卑人、羯人、羌人和我們漢人。除了氐人以外,別族的人受盡苻堅的虐待,根本不願意賣命作戰,甚至想找機會脫離苻堅的掌握。這樣看來,他們裡面潛伏著非常大的危機,我們大家只要團結一致,就不用怕他們了。”

聽了謝安這番很有條理的分析,大家立刻信心百倍,開始積極地部署軍隊,準備給敵人迎頭痛擊。謝安知道前秦的軍隊要往南走,一定得渡過淝水,所以他命令侄兒謝玄帶兵去堵住淝水的南岸。

前秦的軍隊到了淝水北岸,密密麻麻地紮下營帳。然後苻堅派了一個以前俘虜來的漢人朱序,去勸謝玄投降。朱序見到謝玄,不但不勸他投降,反而說:“謝將軍,我被迫投降苻堅,並不是真心誠意的。我願意回到敵人那邊,潛伏在軍隊裡做間諜。如果您有用到我的地方,請您吩咐。”

謝玄和朱序商量好一條妙計,等朱序回去後,謝玄馬上寫封信給苻堅:“你們緊靠著河岸紮營,不願意渡河過來,我們也過不去,這場仗就永遠也打不起來。你不如帶軍隊退後一點,讓我們上岸,再和你們一決死戰。”

苻堅的將軍都說:“不能這麼做!還是堵住河岸,讓晉軍上不了岸,對我們比較有利。”

傲慢的苻堅卻說:“我們有百萬大軍,只要每個士兵丟一條鞭子到江裡去,江水都會給阻斷,沒法往下流。再說,如果我們答應晉人的要求,卻在他們渡河渡到一半的時候,突然發動攻擊,叫他們逃也逃不掉。這樣我們不費什麼力氣,就可以完全得勝了。”

皇帝講的話,誰敢不聽?所以苻堅一下令,前秦的軍隊就開始退後。士兵都還沒弄清楚為什麼要撤退,朱序在軍隊裡突然高喊:“我們打敗了,大家快逃哇!”一下子謠言四起,後面的士兵以為前面的軍隊真的敗了,全都害怕得又哭又叫,到處亂跑,人踢人,人踏人,霎時軍隊裡亂成一片。謝玄帶著北府兵也迅速渡過淝水,在後頭拼命追殺。

苻堅生氣地大喊:“別相信謠言,快重整隊伍。再亂跑的人,一律砍頭。”但是誰也不肯聽他的命令,生怕跑得慢了,會被晉軍追上。

前秦兵慌慌張張地逃命,有的丟了武器、有的丟了盔甲,遼闊的原野上刮來一陣陣狂風,“呼 咻 ”的風聲裡,好像夾著北府兵喊殺的聲音;灰暗的天空裡傳來一陣陣野鶴的叫聲,“嘎 嘎 ”的聲音又淒厲、又尖銳,好像是北府兵揮著大刀砍殺上來了。前秦兵這一嚇就跑得更快。附近山上的樹木和茅草被風一吹,搖啊搖的,他們來不及看清楚,還以為是成千上萬的晉朝大軍躲在山上,準備衝下來攔截他們。

這一仗,晉軍雖然只有八萬多人,卻打了大勝仗。前秦軍死傷了一大半,又有很多人趁機逃脫軍隊,跑得無影無蹤。苻堅自己也中了箭,受傷逃回國去。吃了這次大虧,前秦再也沒有力量去攻打南邊的晉朝了。

北府兵勝利後,謝玄馬上寫了一封信,派傳令兵快馬加鞭地送回京城,向叔叔謝安報告。這緊急軍情傳到的時候,謝安正和一個朋友在下棋。他接過信看了一眼,就把信隨便往袖裡一塞,再繼續下棋。他的朋友忍不住開口問:“信上寫些什麼重要的事啊?”

謝安下了一步棋,淡淡地說:“沒什麼,只不過是前線的孩子們打敗了敵人。”好像他早就算準了,不覺得意外,更不覺得特別高興。

北府兵勝利的軍情傳到時,謝安正和一個朋友在下棋,他接過信看了一眼,又繼續下棋。

可是朋友一走,謝安走出房間,跨過門檻的時候,竟然一腳踢到門檻,把腳上木屐的跟給踢斷了。原來剛才他知道前方大勝的消息,心中非常非常的高興,只是在朋友面前勉強按捺住而已。

謝安知道前方大勝的消息,心中非常高興,跨過門檻的時候竟然一腳踢到門檻。

這場歷史上有名的“淝水大戰”,就是靠謝安這份難得的鎮定和沉著,才獲得勝利,保住了晉朝的國土。

給媽媽的話:

淝水之戰是中國存亡絕續的一個大關頭,若是敗了,整個中國也即將滅亡;幸而贏了,晉朝才能守住半壁江山,穩定南北對峙的局面。這篇故事中,最值得教給孩子的,就是謝安的沉著穩定。最後他把木屐踢斷,可見他也是個凡人,而那種處變不驚的修養,完全是平常鍛煉出來的。

● 圖畫為描繪戰爭場面的彩畫。畫面中,敵船明明還在江上未登陸,陸地上卻已塵煙滾滾,軍兵紛紛後退竄逃,暗示這是一場詭譎的計謀。第二幅與第三幅彩繪,呈現魏晉南北朝的案、屏風及席地而坐的生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