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七月六日 金色的瓜樓

在中國南方有座幽深的大山,山間雲煙繚繞,隱隱約約裡可以聽到潺潺的泉聲,濛濛中能夠看見晶瑩的溪石閃著亮光。山下的人都傳說這山裡住著神仙。

可是山上岩石磊磊,很少人敢到深山裡去,只有一個樵夫倒是常常上山砍柴。

這個樵夫有顆好奇心,對新鮮事物總想嘗試一下。一天他上山砍了一擔柴,覺得有點疲倦,就沿著泉水走到一個山洞前面,看見好一片樹陰,便躺下睡覺。沒睡多久,他就被樹後的說話聲吵醒。

是誰在說話呢?樵夫上山好幾趟了,從來沒有碰到過人,他覺得很好奇,就悄悄探頭張望了一眼。原來說話的是兩個老頭,一個留著白鬍須,一個留著黃鬍鬚,兩個人的臉孔都像嬰孩般紅潤,笑眯眯的活像是神仙。

白鬍子老頭說:“住在這山明水秀的地方,真快活呀,整天遊山玩水,不用做事情,也沒人來打擾。”

黃鬍子老頭說:“是啊,做神仙真是自在逍遙。”

樵夫心裡暗叫:“他們真是神仙哩!”

“喂!今年咱們洞裡結了一對金瓜呢。”白鬍子老頭說。

白鬍子神仙對黃鬍子神仙說:“喂!今年咱們洞裡結了一對金瓜呢。”他們的談話被樹後的樵夫聽見了。

黃鬍子老頭扯扯白鬍子老頭的衣袖,細聲細氣地說:“小聲點,別讓人聽見了。”

樵夫拉長了耳朵,仔細地聽著。

白鬍子老頭說:“怕什麼?這山裡不會有人敢來的。就算有人知道了,他也進不了山洞,除非他在七月六日正午,到洞前叫一聲咒語‘山門開,開山門,摘金瓜的主人要進來’。”

“哎呀!叫你別嚷嚷,你還越說越起勁呢!”黃鬍子老頭趕忙拉著白鬍子老頭到別處去了。

樵夫回頭看看山洞,洞口果然有一道石門。他雖然不怎麼相信洞裡會有金瓜,但他很想試試看咒語靈不靈,就把那幾句話牢牢記在心裡。

七月六日正午,樵夫果然帶著一把柴刀,準時到達山洞。他覺得很奇怪,兩個仙人怎麼沒來摘金瓜?該不會是自己聽錯了吧?他用手推推石門,石門一動也不動;再用身子撞撞石門,石門仍然一動也不動。

難道真的只有咒語才能打開石門嗎?樵夫就輕輕唸了一句:“山門開,開山門,摘金瓜的主人要進來。”

只聽見“轟隆”一聲,石門真的開了。一道金光從洞頂射下,照亮了樵夫一雙驚喜的眼睛。樵夫抬頭朝金光看去,原來發光的是一對金亮圓滾的大瓜。“啊!這應該就是仙人所說的金瓜吧!”樵夫興奮地叫道。這對金瓜結在一根長達十丈的綠藤子上,藤子攀附著洞壁,直伸到洞頂。樵夫趕忙爬上長藤,用柴刀砍下金瓜,抱在懷裡,立刻衝下山去。

樵夫回到家裡,捧著金瓜左瞧右看,才發現這金瓜並不是金子打的,只不過是皮色金黃的兩個普普通通的瓜。他不知道這瓜能做什麼,就失望地將它們擺在一旁。

過了幾天,樵夫像往常一樣上山砍柴,砍累了,又到洞前的樹陰下休息。過了一會兒,他隱隱約約聽到講話的聲音,仔細聽聽,又是那兩個仙人。

黃鬍子老頭口氣不好地對白鬍子老頭說:“都是你這個多嘴公,你看金瓜被偷了吧!”

“有什麼關係,又不是真金打成的瓜。”白鬍子老頭滿不在乎地說。

“那可是名貴的藥材,比金子還貴重呢。”

“那也非得把皮肉晒得紅橙橙的,才能治咳嗽呀。”

黃鬍子老頭聽了,氣得鬍子都吹得半天高,大叫道:“還說,還說,祕密全都給你抖光了。”

白鬍子老頭嬉皮笑臉地說:“其實……其實……都怪我們自己,光顧著遊山玩水,把摘金瓜的時間都給忘了。”

樵夫躺在一旁,半聲也不吭,等兩個仙人走後,趕緊跑回家去,卻發現金瓜都已經爛掉了。他想:“這是治咳嗽的好藥,我不能讓它就這樣爛了。”就取出瓜裡的種子,種在土裡。等種子抽出新芽,樵夫又搭起瓜棚,讓嫩綠的長藤攀上瓜棚。

綠藤爬滿了瓜棚,開出朵朵小白花。花謝了,就結出一個個金黃的瓜,閃爍著一片金光。

樵夫將瓜皮和瓜仁晒成橙紅色,送給咳嗽的病人吃,他們就像吃下一帖清涼劑,咳嗽很快就治好了。

大家驚訝地問:“這是什麼瓜呀?能有這樣大的效用?”

樵夫覺得好藥不該自己收藏,就把得到金瓜的經過告訴大家,並且分給每人一把種子,教他們種植。

大家都很感謝樵夫,請他給金瓜取個名字。樵夫說:“這瓜必須爬上架子才能結果,我們就叫他瓜樓吧。”

從此世上又多了一種治咳嗽的藥了,這都是因為樵夫不輕易放棄發生在他眼前事物的緣故,也使得大家都受到了益處。

人類與自然界有種不可分割的和諧關係,原始初民的衣食住行都取之於大地。而中國人是最善於觀察自然、運用萬物的,不但從自然界中體悟哲理,還發現了很多可以治病的藥草,使中國的醫術馳名世界。民間流傳了許多草藥故事,藉著故事的傳播,治病的藥方也得以保存和推廣。故事中的瓜樓即現今中藥的“瓜蔞”或“栝樓”,用來化痰與治咳嗽。

●圖畫是傳統的染色剪紙形式,以明亮透光的色彩暈染,雲霧、仙山、瀑布、老鬆,傳達世外桃源的仙靈之氣。邊框上下仿窗格,刻畫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