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七月三日 人可以活幾歲
傳說天地剛造成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還不知道可以活多久。有一天,大神把萬物都召到面前,說道:“明天一早,我要分配你們的壽命,到時候聽我一喊,大家記得來領自己的壽命啊!”
大神把萬物招到面前說:『明天一早,我要分配你們的壽命。』第二天,天剛亮的時候,大神已經站在雲上叫喊:“誰要十萬年的長壽?”
因為大神最疼愛人,所以趁大家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把人拉到一旁,給他兩樣東西,並且說:“我知道你很貪睡,來,把這束荊棘拿回去當被子,把這塊黑石頭抱回去做枕頭吧!今晚不要睡太熟了。”
這天晚上,人記得大神的叮嚀,只好枕著硬邦邦的黑石頭,蓋著刺扎扎的荊棘睡覺。睡到半夜,人的脖子痠疼,全身又痛又癢,實在忍不住了,就把黑石頭遠遠一丟,正好砸在石頭誕生地的大石頭身上;又隨手把荊棘往外一拋,正好落在流水源頭的大河身上。然後人打開溫暖的獸皮當被子,挪來又香又軟的大餅當枕頭,才一會兒,就呼呼睡熟了。
聲音穿過雲層,越過高山,一波一波地傳到人住的地方。人睡得正甜,根本沒有聽到。但是石頭誕生地的山雞沒有睡,山雞拍拍翅膀,把被黑石頭砸了一下、而一夜睡不好的大石頭驚醒。大石頭“呃”地哼了一聲,答應得最快,十萬年長壽就給大石頭得去了。
“誰要一萬年的長壽?”大神洪亮的聲音又傳了過來。人睡得正香,還是沒有反應。但是流水源頭的水鴨沒有睡,水鴨拍拍翅膀,把被荊棘刺痛,而一夜睡不好的大河驚醒。大河“啊”地叫了一聲,一萬年長壽就給大河拿走了。
“誰要一千年的長壽?”大神把聲音喊得更響,但是懶惰的人仍然沒有回答。大神連忙叫冬風去吹醒人,沒想到人反而把身上蓋的獸皮拉得更緊,翻身睡得更香、更舒服了。不過冬風倒驚醒了雪山上的大樹,大樹“唰”地喊一聲,千年長壽就給大樹得去了。
大神一直沒聽到人來領取壽命,擔心極了,只好使出全力大喊:“誰要一百年的壽命啊?誰要一百年的壽命啊!”許多動物都半醒過來了,正在打盹兒的雞,沒搞清楚是怎麼回事,拍拍翅膀,“喔!喔!喔 ”拉長了聲音,大大打了個呵欠,百年壽命就給了雞。
接著,馬踢了踢蹄子,長嘶一聲,得了三十歲;牛眨眨眼睛,“哞 ”的一喊,得了二十歲;狗跳了跳,“汪!汪!汪!”大叫,得了十五歲。最後,大神失望地說:“誰要這五年的壽命呢?”
麼些族目前還使用象形文字,上圖就是模仿麼些族用象形文字寫的經卷中的圖畫與形式。
人總算醒過來了,慌慌張張地喊:“我要,我要!”於是,人只得了五年壽命。
“五年的壽命實在短,根本做不了什麼事!”人越想越著急,趕緊跑去找大石頭,想和他交換壽命。
“我才不換!”大石頭神氣地說,“我們石頭也知道活十萬年才好哇!”
人聽了很不高興,就咒罵道:“你神氣什麼!將來要你從裡面爛,從外面裂,開縫後就不能再合攏!”經過人這麼一詛咒,所以後來的石頭都是從裡面爛,從外面裂,開縫後就再也合攏不上了。
人趕忙再跑去找大河幫忙。大河得意地說:“我才不換!我們河流也知道萬年長壽才好哇。”
人聽了很生氣,就對大河詛咒:“你得意什麼!白天叫你不能坐,夜裡要你不得睡,又永遠不能往高處流!”經過人這麼一詛咒,所以現在的河流都是白天不能坐,夜裡不得休息,而且只能往下流,永遠不會往高處流。
然後人匆匆忙忙又去找大樹幫忙。大樹搖搖手,驕傲地說:“你憑什麼和我換,我們樹木也知道千年長壽才好哇!”
人聽了很不是滋味,就咒罵道:“你驕傲什麼!以後砍了你造房子,劈了你當柴燒,叫你活得提心吊膽!”
但是人還不死心,又跑去找其他東西交換壽命,卻都招來這樣的嘲笑:“我才不和貪睡的懶人交換壽命呢!”
這時候,人後悔也來不及了。他傷心地想:“五年的壽命能做什麼?開闢土地來不及,生兒育女來不及,耕種收割來不及,連養大牲口也來不及,一切一切都來不及,怎麼辦呢?”人慢慢踱著步子回家,一路走,一路哭。
走呀走的,人忽然發現雞蹲在麥架上哭叫:“咕咕,咕咕……為什麼我得了一百歲呢?等我活到那麼老的時候,翅膀和尾巴上漂亮的羽毛,一定掉得差不多了,腳爪和尖嘴也會磨平了,怎麼辦呢?”
人一聽,腦子裡很快閃過一個念頭,他高興地安慰雞說:“別哭,別哭!我的五年壽命和你的百年壽命來交換,這樣你不用煩惱活得太老,我也不用擔心時間不夠用啦!”雞歪歪脖子考慮了一下,就答應了。
為了感謝雞,人就取來白銀,粘上雞的尖嘴;取來綠松石,掛上雞的耳朵;取來黑玉,貼上雞的腳爪;最後再取來紅寶石,裝上雞的頭頂。雞看看自己一身花花綠綠的,頭頂還戴了美麗的紅冠,滿意極了!後來走起路來,總是抬頭挺胸,尾巴翹得老高!
人為了感謝雞換給他百年壽命,就取來各種的寶石,裝飾在雞的身上。
人受了這次教訓,決心要珍惜一百年壽命,每天一聽到雞叫,就立刻跳起來,再也不敢貪睡了。
本篇改寫自麼些族的《延壽經》。麼些族為我國西南邊區的原始民族,具有質樸的想象力。故事中人對大石、大河、大樹的詛咒,雖然顯示了人自私的本性,卻也坦率有趣。另外,人因為貪睡而失去長壽的機會,也深具警惕意義。
●圖畫模仿麼些族的經卷形式,以圖像來說明事情,可算是象形文字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