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七月一日 開鬼門 捉鬼大將軍鍾馗

唐朝人鍾馗,是個大才子。有一年,他參加了國家舉行的考試,皇上讀了他的精彩文章,不禁拍著桌子叫好,並且立刻要見他,點他做第一名的狀元。

可是皇上一見鍾馗,就嚇得倒抽一口冷氣,叫道:“哪來這麼醜的人?”原來鍾馗雖有滿肚子的學問,卻長得非常難看,他那張鐵青的大臉上,兩道粗黑的濃眉,配著一雙圓鼓鼓的大眼睛,再加上一臉鐵針似的鬍鬚,而那朝天的大鼻孔,彷彿一出氣就能把人衝上天,所以誰見了他都害怕。

皇上見鍾馗這副醜模樣,說什麼也不點他做狀元。鍾馗一口冤氣憋不住,大喊一聲:“氣死我了!”就一頭撞死在大殿上了。

皇上想到鍾馗的才華,又是後悔又是惋惜,便封他的魂魄做了“捉鬼大將軍”,派他去掃蕩天下的妖魔鬼怪。

鍾馗騎上追風馬,領著大頭鬼、大膽鬼、精明鬼和伶俐鬼,請蝙蝠做嚮導,浩浩蕩蕩捉鬼去。

在地獄治理大鬼小鬼的閻羅王,一聽有個名叫鍾馗的人來報到,立刻眉開眼笑。他對鍾馗說:“我正煩得很呢!早巴望著有個正直能幹的人,來替我懲罰在人間搗蛋作怪的鬼。”

鍾馗瞪著一雙大眼,問:“人間有什麼鬼呢?”

“多啦,你瞧!”閻羅王拿出一本“點鬼簿”,鍾馗湊上前,果真看見上頭一行行記著:好吃鬼、懶惰鬼、小氣鬼、說謊鬼、死鬼、醉鬼、搗蛋鬼、賭鬼、討債鬼、邋遢鬼、短命鬼、糊塗鬼、賴皮鬼、饒舌鬼……

鍾馗看得眼花繚亂,說:“原來鬼還有這麼多名堂。”

閻羅王說:“唉,說來慚愧。這些鬼藏在人間,鬧得雞飛狗跳,好人也不得安寧。我看就是你最適合去懲罰他們!”

鍾馗立刻答應下來。閻羅王便把點鬼簿交給鍾馗,又賜給他一匹追風馬和一把青鋒寶劍。另外還派給他四個鬼:大頭鬼牽馬,大膽鬼扛寶劍,精明鬼提一盞紅紗燈引路,伶俐鬼舉一把破傘好擋風遮日。最後閻羅王又派個小鬼變成一隻蝙蝠做嚮導,專門往有惡鬼的地方飛。一切都打點好了,蝙蝠就領著鍾馗和一隊鬼兵,浩浩蕩蕩向人間進兵。

一路行來,飛個不停的蝙蝠忽然停在一座古廟前面。這就表示廟裡一定有鬼啦!

果然,廟裡有個燒飯的溫吞鬼。這個鬼懶散得不得了,每天睡到太陽下山還不起來;一頓飯做到三更半夜還做不出來,常常餓得和尚和進香的香客頭昏眼花,連拜佛唸經都沒力氣。

捉鬼大將軍鍾馗,一路又捉鬼又吃鬼。

溫吞鬼兩眼無神,鍾馗問上十句話,要等個老半天,他才上氣不接下氣地答上半句。鍾馗不由得火冒三丈,說:“我要殺了你,你又沒有什麼了不得的罪。要不殺你,可真是要憋死人了。”

這時候,忽然有一個人“唰”地跑進廟裡,也不管別人,就拿起桌上供佛的瓜果雞鴨大吃大喝起來。原來他就是點鬼簿上記的“冒失鬼”。

鍾馗看他太不像話,氣得一步衝上前,說:“來得倒好,我正不知道要怎麼處置溫吞鬼呢!”他提起寶劍,“喀喀”兩下,就把兩個鬼從當中一劈,共分成了四份,然後把溫吞鬼的半邊和冒失鬼的半邊合在一起。這麼一來,恰好又合成了兩個鬼,只是溫吞鬼不再溫吞,冒失鬼也不再冒失,兩個鬼都變得不溫不火、中規中矩的了。

鍾馗很滿意地拍了拍手,把點鬼簿上的溫吞鬼和冒失鬼一筆畫去,便領著五個小鬼,繼續向前進兵。

接下來,一路上遇到的鬼可多著呢!比方這天他們看見小氣鬼和好吃鬼一同到寒酸鬼家去做客。寒酸鬼只拿出一個小燒餅來招待兩個客人。吃光了燒餅,小氣鬼眼尖,看見桌縫裡還嵌著一粒芝麻粒兒。正要去拿,哪知好吃鬼搶先一步,飛快地摳出來吃了,小氣鬼心一疼就死了。

鍾馗又好氣又好笑,一口把好吃鬼吃下肚,剛吃完就放了個又臭又響的屁。他又把寒酸鬼洗乾淨,使他變得大方體面。

鍾馗領著鬼兵,一路走,一路殺鬼吃鬼,眼看著捉鬼的使命就要完成了,點鬼簿上只剩下最後一個“涎臉鬼”。鍾馗急著要除掉這個涎臉鬼,只是不知道他有些什麼能耐?

走著走著,一條大河攔住了他們的去路。這條河真是奇怪,只見它不停地“咕嘟咕嘟”冒出白色的泡沫。仔細聽聽,泡沫裡像有數不清的聲音,在吵架、罵人、吐口水;再仔細看看,泡沫裡又像有無數的人,在握拳、捶胸、跳腳。

鍾馗跳過口水河,來到無恥山,涎臉鬼拿著大刀出來迎戰。鍾馗『嗖嗖嗖』射出十幾箭,箭卻黏在涎臉鬼的臉上。

“這就是‘口水河’,河對面就是無恥山。我們要捉的涎臉鬼就住在那山上。”蝙蝠指著大河說,“只因為這個涎臉鬼臉皮太厚,四處害人,所以引得人人朝無恥山吐口水。久而久之,口水越積越多,就流成了這條又黏又臭的口水河。”

鍾馗騎著追風馬,一跳就過了河,隨從的小鬼只有赤腳走過去。河雖然不深,卻很黏,踩一步就要半天才能拔出腳來,好不容易才到了對岸。河對岸的情況可真古怪,他們都不敢大意。原來無恥山全是由“不誠石”堆成的,山上長滿了“鬼眼鬆”,連出沒的老虎野狼,都是膽小怕事的“捱打虎”和“夾尾狼”。

大膽鬼和伶俐鬼剛踩上不誠石,就都踩了個空。原來這些石頭看起來實在,卻都是空心的。精明鬼和大頭鬼提心吊膽地跟在後面,又看見鬼眼鬆上面長滿鬼眼,還不停擠鬼眼看人,心裡不禁發毛。

鍾馗忍不住大聲吼道:“這到底是什麼鬼地方!”

忽然不知從哪兒蹦出一個看來很不起眼的鬼。他頭上戴了一頂牛皮盔,身上穿了一件牛皮甲,拿著兩把大刀,指著鍾馗罵:“你這個醜八怪好大的膽子,竟敢自己送上門來!”

“你大概就是那個厚臉皮的涎臉鬼吧!哼,吃我一劍!”鍾馗氣得舉劍就砍,一劍正砍在涎臉鬼的臉上。只聽得“梆”的一聲,劍身反彈回來,涎臉鬼的臉竟然連半根汗毛也沒少,一點傷也沒有。

鍾馗忍不住嘖了兩聲:“嘖嘖!你這臉皮還真厚啊!”

涎臉鬼說:“嘿嘿!我這臉沒別的好處,就是不怕刀劈箭射靴子踢。”說完,還把臉湊過來。

鍾馗不信,拿起弓“嗖嗖嗖”射出十幾支箭,箭卻“叭叭叭”全黏在涎臉鬼的臉上。鍾馗氣得跳上追風馬的背,用力朝涎臉鬼的臉足足踢了一百下。涎臉鬼卻立定不動,臉不紅不腫,還笑眯眯地說:“再多來幾下嘛!”

鍾馗不由得“嗤”地笑了出來,說:“你這張好臉打哪兒來的,可真結實啊!”

“我這臉可是挖空了心思做成的寶。”涎臉鬼得意地用指頭在臉上“嗒嗒”敲了幾下,說:“告訴你吧,我是先用鐵打了個模子,塗上百來層漆,再貼幾千層樺樹皮,才做好的。不過這些材料別人都可以弄到,我這張臉還有一種別人沒有的好材料,比什麼都紮實,那就是別人的口水。哈哈,別人把口水吐在我臉上的時候,我從不擦掉,就讓它幹在臉上。多少年來,我這臉上也不知幹了多少層口水,才有今天這麼結實啊!”

鍾馗聽了,知道自己不是對手,只好敗下陣來,和他的鬼兵商量商量,再做打算。

伶俐鬼說:“我看他本領也不怎麼高,單是那張臉厲害。我們想個法子把那張臉弄到手,怕他不跪下來求饒?”

精明鬼想了一會說:“是啊,我們就依他的法子,照樣打製一張更厚的臉,裡面藏上一個‘良心’。他贏不了,一定會求我們換臉。只要他換了新臉,良心一發現,包管他完蛋!”

果然,精明鬼想得周到,他們打造好了一副比涎臉鬼那張臉更厚的臉,又把這臉在口水河裡浸了三天三夜。

於是鍾馗苦著臉戴上這副厚臉,再度攻上無恥山。

這回一交戰,鍾馗假裝打不過涎臉鬼,讓他提著刀向自己臉上連連大砍,鍾馗又故意嘻嘻笑說:“癢絲絲的,呵,真舒服哩!”

涎臉鬼立刻死求活求,一定要鍾馗把臉換給他。鍾馗憋住笑,故意拖了半天才答應。

涎臉鬼連忙丟了舊臉,戴上新臉。沒想到“良心”一發現,他立刻覺得自己的臉發紅發燙。再一摸,臉皮竟一寸一寸薄下來,最後薄得像張紙。他不等鍾馗上前打他,自己就抱頭逃走了,從此他變成了個最會臉紅的害羞鬼。

最後一個鬼已經解決了,天下太平啦!鍾馗率領五個鬼嘍囉,打道回地獄去交差。

閻羅王歡喜得不得了,把鍾馗立下的大功勞,一五一十全都報告了天上的玉皇大帝。大頭鬼、大膽鬼、精明鬼、伶俐鬼,當然還有蝙蝠,一併得了獎賞。而鍾馗呢?便被封為“翊正驅魔雷霆帝君”。直到今天,每到過年過節的時候,有的人家還會在大門上掛起眼瞪蝙蝠、手舞寶劍的鐘馗畫像。據說,光憑那一張醜臉,就能嚇唬得妖魔鬼怪不敢上門來搗亂哩!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七月初一鬼門大開,眾鬼都來到人間,享受祭饗。在這個日子裡,我們從明代的《斬鬼傳》及清代的《平鬼傳》中,摘取了鍾馗捉鬼的故事說給孩子聽。傳說中的鐘馗面醜心善,性情剛直不佞。民間喜愛、欽佩這樣的人物,漸而崇奉他為祛除邪祟、安家護宅的守護神了。直到今天,不論是傳統戲曲藝術,或是民俗的宗教儀式中,我們仍能欣賞到非常特殊的鐘馗造型以及扮鍾馗戲。

●圖畫為木刻套色版畫形式。圖中怪異的鬼魅是參考傳統地獄圖,又刻意以動漫造型和充滿想象力的誇張手法,把可怕的小鬼畫得可愛逗趣,讓孩子看了不致心生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