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六月二十九日 七十歲的老孩子

春秋時代,楚國有一個姓萊的人,大家都叫他老萊子。老萊子的脾氣好極了,人前人後總是笑眯眯的,雖然七十多歲了,人家有事找他,他都不怕麻煩地熱心幫忙。

老萊子的爹孃都還健在,但是因為已經九十多歲了,行動不太方便,很多事都要靠老萊子來做。老萊子侍奉爹孃可不含糊:天熱時幫爹孃扇涼床蓆,天冷時為爹孃暖好被子;起得早,睡得晚,又熬稀飯、又煮羹湯的,忙得不可開交。空閒時,他還時常講些好玩的事,讓爹孃聽了開開心。

有一年秋天,田裡的稻子都收割好了,村子裡舉行隆重的祭神大典。大街小巷敲鑼打鼓,遊行隊伍裡,有的人披了毛皮扮熊扮虎,有的人臉上塗了油彩裝神裝鬼,來來往往,好不熱鬧。

老萊子看爹孃雖然坐在屋裡,卻一直往外張望,心裡想:“爹孃老了,不方便出去看遊行,我來學著扮給他們看吧!”老萊子馬上戴起面具,穿起大袍,扮成一個神,滿屋子亂跳,又“哐哐啷啷”敲起鑼來。爹孃一看,就笑眯了眼睛,嘴巴都合不攏了。

老萊子看爹孃這樣歡喜,自言自語地說:“爹孃成天待在屋裡,當然悶得慌。以後我可以多扮些戲給他們看,讓他們高興高興!”

這一天,老萊子看到年老的爹孃悶悶地坐在廳堂上,半天不說一句話。他就故意提了兩個空的木桶,一搖一擺地走到院子裡一口井旁邊,笨手笨腳地打了水上來,裝滿兩個木桶。然後裝模作樣地狠狠吸一口氣,一手提一桶水,一路潑潑灑灑地穿過院子。

老爹孃看他搖搖晃晃的,兩桶水都潑出了一大半,忍不住問道:“兒啊,兩桶水太重啦,你一次提一桶吧。”

老萊子放開嗓門說:“不重,我年紀輕,力氣大得很。”

但是話才說完,老萊子就故意裝作腳下一滑,站立不穩,摔了個四腳朝天。“咕咚,咕咚”兩聲,木桶也打翻了,水流了一地。老萊子弄得一身泥水,也不站起來,居然坐在地上,像小孩子一樣哇哇大哭。

老萊子的爹孃看他這副孩子氣的樣子,一邊過來扶他,一邊又不禁咧著嘴笑開了,喃喃地說:“這孩子,這孩子……”

然後那一整天,老萊子的爹孃想到他跌倒大哭的模樣,都忍不住笑眯眯地搖頭。老萊子看見爹孃歡喜的神情,也知道以後要怎樣來逗他們開心。

有一回,老萊子的幾個朋友上他家來找他,還沒喊門,聽見屋裡傳出嬉笑的聲音,就先從窗口望進屋裡。但是他們這一望,不由得都呆住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只見老萊子戴著小孩的虎頭帽,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手上“咚咚咚”地搖著撥浪鼓,又蹦又跳,又用粗啞的嗓子,唱著不成調的兒歌。隔一會兒,見老萊子又是學貓學狗叫,又是倒在地上連滾帶翻,像個老孩子似的,他的爹孃都笑歪了。幾個朋友你看我、我看你,心想:“老萊子這不三不四的樣子,哪像七十歲的人啊?”

朋友敲門進去以後,老萊子很高興地招待他們,沒有一點不好意思的樣子。朋友忍不住悄悄地對老萊子說:“我們老年人就要有老年人的架子,做事、說話都應該穩重、像樣,才不會叫年輕人看不起。你看你,裝得怪模怪樣的,像個三歲小孩兒,真不成話!”

老萊子點點頭說:“你們講的是不錯。但是我爹孃的年紀那麼大了,我在他們面前擺出小孩子的樣子,他們就不會覺得自己衰老。而且老人家行動不便,待在家裡心情也悶,所以我故意做些有趣的事,說些滑稽的話,讓他們開開心哪!”

朋友聽老萊子這麼一說,都覺得老萊子的一片孝心真叫人感動,也深深體會到:假使侍奉父母只是讓他們有得吃,有得喝,和養貓養狗有什麼不同?如果能讓父母覺得快樂,忘記煩惱,那才真是孝順啊!

一般人可能認為老萊子綵衣娛親的行為荒誕又可笑,但是事實上,他不但做到“父母在,不言老”,還用進一步的行動使父母歡喜,這份孝心是最可貴的。

●圖畫為漢代壁畫風格的彩畫,色彩端莊沉穩,饒富古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