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四月十五日 漢鍾離生日 八仙鬧東海
小朋友,你知道八仙是誰嗎?瞧!有跛子乞丐李鐵柺,美麗的仙女何仙姑,喜歡倒騎驢子的張果老,和一派威嚴的曹國舅。哦!還有又高又胖的漢鍾離,他是八仙的領頭,計策最多。呂洞賓整天揮著拂塵,是個最愛開玩笑的道士。還有斯文的書生韓湘子,最會吹笛了。最後是藍采和,他的年紀最小,但最喜歡唱歌跳舞。八仙們個個會變戲法,他們常結伴到處去玩,途中發生了許多好玩的事。這裡要講的,就是其中一則最有趣的。
這一天,八仙正聚在一起,何仙姑突然叫了起來:“呀!我想起來了,今天西天王母娘娘舉辦蟠桃會,那裡一定又熱鬧、又好玩,我們一起去參加蟠桃盛會好嗎?”大家一聽說有好玩的,紛紛圍到何仙姑身旁,七嘴八舌地討論祝賀的事。商量妥當,便抬頭選一朵最大最厚的雲,大家跳上白雲,向著西天飛去。
飛到東海的上空,只見一片深藍的東海,澎澎湃湃,翻起又高又大的白浪。“看呀!東海的浪好高,我們下去,換坐船吧!老乘雲多沒意思。”藍采和興奮地說。張果老聽了,點點頭說:“嗨!好主意。我平常不是騎驢,就是乘雲,換換口味也好。”說完,“咻”的一聲,把手上的竹筒丟到海里,竹筒一碰到海水,突然冒一陣白煙,變成一根船般大的枯木頭,當中還凹了一個大洞,正好裝下八個人。一高一低的海浪,把枯木船打得搖搖擺擺,一忽兒上升,一忽兒下降,大家好不快樂!連最文雅的韓湘子,也興高采烈地吹起玉笛。活潑的曲調,魚蝦聽了都跳起舞來呢!他們一路搖啊搖,終於來到西天王母娘娘住的瑤池,上了瑤臺。
瑤臺正在舉行盛大的蟠桃大會,大圓桌上擺滿了各種稀奇古怪的食物,香噴噴的美酒,薰得人直吞口水,八仙們圍坐一圈,大吃大喝,唱歌跳舞,一直鬧到隔天早上,大家都醉了,才辭別王母娘娘。一群人東倒西歪地坐在雲上,呼呼地飛了一陣,又來到東海之上。
東海上的白浪翻得更高了,呂洞賓忽然眼睛一亮,說道:“每次都一起乘雲坐船,根本看不出我們各人的本領。喂!何不各變各的戲法渡東海,這樣才有意思呀!”大家拍手同意,紛紛跳到岸邊一塊又平又大的岩石上。
像燕子般輕靈的何仙姑,走到最前面,把手上的一朵荷花丟到海里。“變!”她嬌滴滴地喊了一聲。只見陣陣白浪中,一身粉紅的何仙姑,正站在一張綠油油的荷葉上,緩緩地向海中飄去。其他的神仙拍手大叫:“好美呀!”
接著,呂洞賓拔起背上的寶劍,霎時,寶劍閃閃發光。他的雙腳一踏上,寶劍便衝破迎面來的大浪頭,飛也似的向對岸奔去。大家又高喊:“妙啊!”
漢鍾離和曹國舅也不甘示弱,漢鍾離坐上五彩的羽毛扇,曹國舅也踏著白亮亮的玉笏,兩個人一前一後衝入海中,嘩啦啦地濺起兩道長長的浪花。
“哼!這有什麼了不起,看本仙的寶驢!”醉醺醺的張果老在懷裡摸了半天,摸出一張驢形的破紙,順手往空中一拋。說也奇怪,紙驢一邊往下飄,一邊像吹氣一樣越脹越大,一降到海面,已經變成一隻真驢子了,兩隻長耳朵還直轉來轉去呢!
張果老歪歪扭扭地爬上驢背,面朝驢屁股吆喝一聲,驢子便跺著浪頭向前奔跑。“真棒!”岸上的韓湘子和李鐵柺拍手叫好,藍采和都看呆了,眼珠子一動也不動。
現在輪到他們三個了,韓湘子輕輕地踏上玉笛,玉笛便一邊咿咿嗚嗚地奏起悠揚的音樂,一邊劃過海面,直追前面的五仙。李鐵柺趕忙踩上他的柺杖。藍采和也跳上他的如意花籃,向碧澄澄的大海衝去,花籃還一路散發出奇異的香氣。
不多久,大家陸陸續續到達對岸,圍在一起熱烈地討論剛才每個人的神通,一陣嘰裡咕嚕,誰也沒注意走在最後面的藍采和,才過到一半,突然“撲通”一聲,就沒入海里不見了。
原來東海龍王的太子非常喜歡藍采和的如意花籃,乘著一道沖天巨浪,“呼”的一聲,把藍采和抓下了海,關在鐵牢裡,搶走了他的如意花籃。
其他的七仙在岸上等了半天,總不見藍采和的影子。漢鍾離又著急又生氣,說道:“都是呂洞賓惹的禍,大家一起乘雲乘得好好的,幹嗎要各顯神通?你看現在採和不見了,可怎麼辦?”呂洞賓搔搔頭,紅著臉說:“我想一定是東海龍王作的怪,現在只有去找他要人了!”
於是一行人又飛到東海上,呂洞賓開口大叫:“喂!東海龍王,你如果抓了藍采和,就快快放出,否則我們要對你不客氣了!”龍王太子聽到他的叫喊,率領一群蝦兵蟹將冒出了水面,回罵道:“原來是幾個瘋癲神仙,我偏不放又怎樣?”
兩邊爭吵了半天,李鐵柺實在忍耐不住,舉起葫蘆,破口大罵:“龍小子,抓了人還那麼凶,太不講理了,看我的火葫蘆燒乾東海!”說畢,放出葫蘆,葫蘆口立刻噴出一道熊熊的烈火,“呼”一聲,剎那間,海水像油一樣燒了起來,燒得東海一片通天火紅。
東海龍王聽說八仙放火燒東海,氣得臉色發青,立刻點齊宮中所有的兵將,浩浩蕩蕩破水而出,和太子會師。
漢鍾離見對方來勢洶洶,趕緊召集大家,排起陣勢,對付敵兵。呂洞賓和韓湘子編成右邊的一組,左邊是何仙姑,曹國舅和李鐵柺殿後,當中是掌著八仙大旗的張果老。
龍王率兵直衝仙陣,何仙姑趕忙拋出荷花,荷葉立刻變成一面巨大的網子,罩住了許多魚蝦兵將,敵陣頓時一片大亂。
“嚇!”張果老趁機揮動大旗,右邊的呂洞賓立刻拋出寶劍,劍在空中立刻化作千萬柄,像車輪旋轉一樣,砍了無數兵將。韓湘子在一旁的雲端上拼命吹笛,尖銳的音調把敵兵震得頭昏腦漲。殿後的曹國舅和李鐵柺也配合著樂聲丟出手中的寶貝,叮叮咚咚地把敵兵敲得暈頭轉向。
打了好一會,龍王和太子見情勢不對,趕緊吐出龍珠。兩顆龍珠在空中閃著千萬條光芒,火球般的向七仙飛快滾來,刺得他們睜不開眼睛,淚水直流。
呂洞賓趕快收回寶劍,揮舞一招最拿手的“遁天劍法”,只見銀亮的劍影飛舞,龍珠一道道的光芒都被寶劍砍斷了。一下子,兩顆龍珠失去神力,掉到大海里去,連龍王太子也躲避不及,一個不小心,被呂洞賓一劍刺傷了。
雙方在火海中大戰了無數回合,蝦兵蟹將漸漸受不了滾燙的海水,身體越縮越小,最後連刀槍都拿不住了。龍王見眾海兵被打得七零八落、四處逃竄,心愛的兒子也受了傷,知道那七個神仙的厲害,夾著龍尾巴,慌慌張張向南海逃走了。
大家終於合力打了一個大勝仗,救出藍采和,奪回了他的花籃。八個神仙又一起嘻嘻哈哈地乘著雲回去了。
八仙中的七位仙人各顯神通,在東海與龍王的水族部隊展開大戰,要救出另外一仙藍采和。
八仙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他們的造型正是民間男女老幼、美醜胖瘦、貴賤貧富、各行各業……可愛的縮影,也代表一般俗民在生活重擔下,想超脫現實,進入逍遙神仙世界的一種嚮往。所以有關八仙的故事,都充滿親切、拙樸、熱鬧、有趣的民間味。八仙的形象成為吉祥的象徵,連他們手上的法器,也變成民間藝術裡相當普遍的吉祥圖案。
●大圖模仿臺北市保安宮彩繪壁畫,勾勒成一幅繽紛的鬧東海圖。只見龍王與太子吐出龍球,呂洞賓則以遁天劍法應戰。畫中捉對廝殺的打鬥場面,描繪得細膩生動。站在龍王身後是龜丞相,右前方舞雙劍則為蚌殼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