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三月二十八日 泣血的杜鵑
春天到了,天氣漸漸暖和了。山坡上,田野間,花園裡,到處都可以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杜鵑花,有紅的、白的、粉紅的,好漂亮、好可愛!
樹枝上,更有杜鵑鳥輕輕啼著:“歸去 歸去 ”農人一聽到杜鵑鳥的叫聲,就知道春耕的時候到了。
小朋友,你知道杜鵑花和杜鵑鳥是怎麼來的嗎?據說有下面的這個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蜀國有一位國王,名叫杜宇。他是一位好國王,很愛護百姓。國事處理得很好,老百姓都非常愛戴他。
蜀國的百姓,一直靠種桑養蠶過生活。但是,在種桑養蠶之外,還有很多空餘的時間,卻都吃喝玩樂,白白浪費掉了,實在太可惜。杜宇國王就開始教他們種稻。
蜀國的杜宇國王親自下田,教導百姓們耕種。
春天,他和百姓一起耕田、播種、插秧。大太陽的夏天,他也和百姓一起灌溉、除草。秋天來了,他高高興興地和大家一起收割、打穗、晒穀。到了冬天,他幫著大家一起把穀子收進倉裡去。老百姓看到杜宇國王親自下田耕作,個個工作得更加勤快。田裡的稻穀成熟了,放眼望去,遍地就像鋪了一層黃金似的,蜀國的人真是開心極了。
從此以後,蜀國的百姓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飯吃。大家都說:“我們能過快樂的生活,全是杜宇國王給我們的啊!”
杜宇國王雖然非常能幹,但有一件事卻使他又擔心、又煩惱,那就是水災。蜀國常常會有洪水發生,每次大水一來,把蜀國田地淹沒,辛辛苦苦耕種的稻子也被沖走。杜宇國王因此常常想:“如果有誰能治好水患,我就把王位讓給他。”
有一年,大雨又嘩啦嘩啦地下個不停了,所有的江河裡都漲了大水。杜宇國王在宮裡看著外面的雨,心裡憂愁極了。
這時,有一個部下慌慌張張地跑來報告說:“國王,剛才我們在城外的大河上發現一個男人一動也不動地在水裡漂著。別的東西都從上游往下漂,他卻是從河的下游逆流往上漂。更奇怪的是,他被撈上岸以後,居然睜開眼,站起身,並且開口說他的名字叫鱉靈。國王,您要不要見見他?”
杜宇國王心想:“這個人,一定不是個普通人。”就叫人把他帶進宮中來。鱉靈長得高大魁梧,談吐也十分有禮貌,國王很喜歡他,就把他留在宮中住下了。
連續的大雨,終於造成嚴重的水災。杜宇國王只好召集大臣來開會商議對策。他對大臣說道:“蜀國年年都鬧水災,各位可有什麼辦法治水呢?”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什麼好辦法。這時,鱉靈悄悄地走出來,對杜宇國王說:“依我看,水災的原因是西北的玉壘山擋住了大水的出路。只要把玉壘山鑿通,讓各地的大水能穿過山,流進大江,自然就不會有水災了。”
國王聽了,十分佩服,就任命他做治水的大臣。鱉靈很懂水性,他鑿穿了玉壘山,把大水引到江裡,果然治好了困擾蜀國多年來的洪水災禍。
國王覺得鱉靈對蜀國的功勞大極了,決定把王位讓給他,就對鱉靈說:“你的能力這麼強,年紀又比我輕,如果你來做蜀國的國王,一定做得比我好,老百姓也會比現在幸福,我希望你來接我的王位。”
可是,鱉靈無論如何也不肯接受,他說:“我並不是普通人,而是水裡的神。我來,只是為了幫你治水。現在,水治好了,我也要走了。再說,蜀國老百姓最敬愛的是你呀!”
國王心想:“我在宮裡,鱉靈當然不肯接受王位,我一離開,他就沒有法子不接受了。”所以,就在一個繁星滿天的晚上,杜宇國王留下一張要鱉靈繼承王位的字條,就一個人悄悄地離開王宮,躲到遙遠的西山去了。
第二天,大臣們發現杜宇國王不見了,驚慌得不得了。只有鱉靈心裡明白,國王是為了讓位給他,才悄悄出走的,他心裡難過極了,卻不得不接下杜宇國王的王位。
蜀國的人到處尋找杜宇國王,一個月、兩個月都過去了,始終找不著。最後,終於在西山發現杜宇國王,可是他已經活活餓死了。大家都傷心地哭泣,只好修一個墳墓,把這位仁慈的國王埋葬在山上。
說也奇怪,第二年春天,杜宇國王的墳上,竟開出了許多美麗的白花。墳頭的樹上,還出現一隻從來沒見過的鳥,不斷地啼著:“歸去 歸去 ”它啼得很傷心,一聲比一聲急切,一聲比一聲哀傷,好像在懷念從前的好朋友似的。最後,吐出鮮血,把墳地上的白花都濺紅了。
杜宇國王死後,變成杜鵑鳥,吐出鮮血,濺紅了墳地上的杜鵑花。
大家都說,那隻鳥就是杜宇國王變的,他因為太思念他的國家和老百姓了,所以不斷“歸去 歸去 ”地啼叫著。他又怕蜀國的老百姓忘了春耕,所以這啼聲一方面也是提醒大家:“別忘了耕種啊!別忘了耕種啊!”
大家為了紀念杜宇國王,就把這種鳥叫做“杜宇”或“杜鵑”,又把墓地上被濺紅的花,叫做“杜鵑花”。
從此,每到春天,看到滿園的杜鵑花開,聽到樹上的杜鵑鳥叫時,大家自然而然想起了杜宇國王,也深深地懷念著他。
杜宇的故事一直被附會為杜鵑花和杜鵑鳥的由來,然而最重要的含意,是思念蜀國的好國王,並且提醒農人不要忘了春耕。這個故事十分哀怨悲悽,後代的詩人常常做詩吟詠,成為中國文學中很著名的典故。
●第一幅是《耕織圖》的收割畫面。第二幅具壁畫彩畫風格,圖中將杜鵑鳥和美麗的杜鵑花安排在前景,人物則置於遠景,以此淡化故事的悲傷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