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 全12冊 (copy)

卷第一百二 報應一金剛經

盧景裕  趙文若  趙文昌  新繁縣書生 蒯武安

睦彥通  杜之亮  慕容文策 柳 儉   蕭 瑀

趙文信  劉 弼  袁志通  韋克勤   沈嘉會

陸懷素

盧景裕

後魏盧景裕字仲儒,節閔初,為國子博士。信釋氏,注《周易》《論語》,從兄神禮。據鄉人反叛,逼其同力以應西魏,系晉陽獄。至心念《金剛經》,枷鎖自脫。齊神武作相,特見原宥。出《報應記》。

趙文若

隋趙文若,開皇初病亡。經七日,家人初欲斂,忽縮一腳,遂停。既蘇雲:被一人來追,即隨行,入一宮城。見王曰:“卿在生有何功德?”答雲:“唯持《金剛經》。”王曰:“此最第一。卿算雖盡,以持經之故,更為申延。”又曰:“諸罪中,殺生甚重。卿以豬羊充飽,如何?”即遣使領文若至受苦之處。北行可三二里,至高牆下,有穴,才容身。從此穴

盧景裕

後魏盧景裕字仲儒,節閔帝初年任國子博士。他信奉佛教,註釋過《周易》《論語》,跟著他的兄長拜神。因為鄉人反叛,逼迫他一起去對付西魏,後被捕關押在晉陽牢獄。他誠心念《金剛經》,結果枷鎖自己脫落。北齊神武帝做宰相時,特意寬恕了他。出自《報應記》。

趙文若

隋朝的趙文若,在文帝開皇初年病亡。停了七天,家人準備入殮時,見他忽然縮起一隻腳,就停了下來。他甦醒之後說:他被一個人追捕,就跟著他走,進入一座宮城。看見一個君王問他:“你在人間有什麼功德?”答道:“只奉持《金剛經》。”君王說:“這是最主要的。你的壽命雖然已耗盡了,因為你持誦《金剛經》的緣故,我再為你延長壽命。”又說:“許多罪中,數殺生罪最重。你生時食用豬羊,這怎麼好?”於是就派使者領文若到受苦之處。向北走二三裡,到高牆下,有一個洞穴,僅容納一人。從這個洞

出,登一高阜,四望遙闊,見一城極高峻,煙火接天,黑氣溢地。又聞楚痛哀叫之聲不忍聽,乃掩蔽耳目,叩頭求出。仍覺心破,口中出血。使者引回見王曰:“卿既啖肉,不可空回。”即索長釘五枚,釘頭及手足疼楚。從此專持經,更不食肉。後因公事至驛,忽夢一青衣女子求哀。試問驛吏曰:“有何物食?”報雲:“見備一羊,甚肥嫩。”詰之,雲:“青牸也。”文若曰:“我不吃肉。”遂贖放之。出《報應記》。

趙文昌

隋開皇十一年,太府寺丞趙文昌忽暴卒,唯心上微暖,家人不敢斂。後復活,說雲:吾初死,有人引至閻羅王所,王問曰:“汝一生已來,作何福業?”昌答雲:“家貧,無力可營功德,唯專心持誦《金剛般若經》。”王聞語,合掌低首,贊言:“善哉!汝既持《般若》,功德甚大。”王即使人引文昌,向經藏內取《金剛般若經》。文昌向西行五六裡,見數十間屋,甚華麗,其中經典遍滿,金軸寶帙,莊飾精好。文昌合掌閉目,信手抽取一卷開看,乃是《金剛般若》。文昌捧至王所,令一人執卷在西,文昌東立,面經讀誦,一字不遺。王大歡喜,即放昌還家。令引文昌從南門出。至門首,見周武帝在門側房內,著三重鉗 ,喚昌雲:“汝是我本國人,暫來至此,要與汝語。”文昌即拜之,帝曰:“汝識我否?”文昌答雲:“臣昔宿衛陛下。”武帝雲:“卿既是我舊臣,今還家,為吾向隋皇帝說,吾諸罪並欲辯了,唯滅佛法罪重,未可得免,望與吾營少功德。冀茲福祐,得離地獄。”昌受辭

出去,又登上一個高坡,四面很是遼闊,看見一座極高峻的城,那裡煙火與天空相連,黑氣佈滿地面。又聽到悽楚痛苦的哀叫聲,不忍再聽,於是捂著眼睛,堵著耳朵,叩頭請求離開這裡。他仍感到心痛像破了一樣,口中吐出鮮血。使者領著他回去見君王,王說:“你既然殺生吃肉,不可以不受懲罰就回去。”於是就拿出五枚長釘,釘在頭、手和腳上,疼痛難忍。文若復活後,從此專心念經,不再吃肉。後來因公事到驛站,忽然夢見一青衣女子向他哀求。他試探性地問驛吏:“你們給我準備了什麼吃的?”回答說:“準備了一隻羊,很是肥嫩。”文若追問,驛吏說:“是一隻青色的母羊。”文若說:“我不吃肉。”於是贖回羊並放了它。出自《報應記》。

趙文昌

隋朝開皇十一年,太府寺丞趙文昌忽然暴死,唯獨心上稍暖,家人不敢入殮。後來他又活了,說:我當初死時,有人領我到了閻羅王的住處。閻王問我:“你這一生,做過什麼功德之事?”文昌答道:“家裡貧窮,沒有能力建立功德,只是專心致志地持誦《金剛般若經》。”閻王聽了這些話,合掌低頭,稱讚說:“很好!你既然奉持《般若經》,功德很大。”閻王就派人領文昌,從存放佛經的地方取出《金剛般若經》。文昌向西走了五六裡,看見幾十間房子,非常華麗,房子裡裝滿了經典,金軸寶套,裝飾非常精美完好。文昌合掌閉眼,隨手抽出一卷打開看,就是《金剛般若經》。文昌捧到閻王的住處,讓一個人拿著經卷在西面,文昌站在東面,面向經書誦讀,一字不漏。閻王非常高興,就放文昌回家。讓領著文昌從南門出去。到了門口,看見周武帝在門側的房內,身上加著三重鉗鎖,叫文昌說:“你是我本國的人,暫時來到這裡,我要和你說話。”文昌立即拜見,武帝說:“你認識我嗎?”文昌答道:“我過去當過陛下的侍衛。”武帝說:“你既是我過去的臣子,現在回家,替我向隋皇帝說明,我許多罪過都能辯解明白,唯獨消滅佛法的罪最重,不能夠被赦免,望隋帝給我建立小小的功德。希望通過這些善事保佑,使我能夠離開地獄。”文昌接受囑託,

而行。及出南門,見一大糞坑中,有人頭髮上出。昌問之,引人答雲:“此是秦將白起,寄禁於此,罪尤未了。”昌至家得活,遂以其事上奏。帝令天下出口錢為周武帝轉《金剛般若經》,設大供三日,仍錄事狀,入於隋史。出《法苑珠林》。

新繁縣書生

益州新繁縣西四十里王李村,隋時有書生,姓苟氏,善王書而不顯跡,人莫能知之。嘗於村東空中四面書《金剛般若經》,數日便了,雲:“此經擬諸天讀誦。”人初不之覺也。後值雷雨,牧牛小兒於書經處立,而不沾溼,其地乾燥,可有丈餘。及暗,村人怪之。爾後每雨,小兒常集其中,衣服不溼。唐武德中,有異僧語村人曰:“此地空中有《金剛般若經》,諸天於上設寶蓋覆之,不可輕犯。”自爾於四周設欄楯,以阻人畜履踐。每至齋日,村人四遠就設佛供,常聞天樂,聲震寥泬,繁會盈耳。出《三寶感通記》。

蒯武安

隋蒯武安,蔡州人,有巨力,善弓矢,常射大蟲。會嵩山南為暴甚,往射之。漸至深山,忽有異物如野人,手開大蟲皮,冒武安身上,因推落澗下。及起,已為大蟲矣。惶怖震駭,莫知所為。忽聞鐘聲,知是僧居,往求救。果見一僧念《金剛經》,即閉目俯伏。其僧以手摩頭,忽爆作巨聲,

與武帝告別就走了。等到走出南門,看見一個大糞坑中,有一個人的頭髮浮在上面。文昌問引路的人,答道:“這是秦國大將白起,被囚禁在這裡,懲罰還沒有結束。”文昌到家後得以復活,於是就把這些事上報給皇帝,皇帝命令天下所有人按人丁出錢為周武帝轉《金剛般若經》,設立三日的大齋,並記錄下這些事,寫入隋史之中。出自《法苑珠林》。

新繁縣書生

益州新繁縣西四十里王李村,隋朝時有個書生,姓苟,擅長王羲之的書法而不去顯露,沒有人知道這件事。他曾在村東頭野外的空間四面凌空虛寫《金剛般若經》,幾天就寫完了,他說:“這是寫給天上的神仙來念的。”人們開始沒有覺得有什麼異常。後來正趕上雷雨天,放牛的小孩在寫著經書的地方站著,卻不沾溼衣服,地上也是乾的,大約有一丈方圓。等到黑天,村人感到奇怪。之後每當下雨,小孩們常常聚集在那裡,衣服不溼。唐高祖武德年間,有一個外地來的和尚告訴村裡人說:“這個地方空中有《金剛般若經》,諸天神在上面設寶蓋覆蓋著它,不可以輕易冒犯。”從此就在這地方周圍設置欄杆,來阻止人畜的踐踏。每當到了齋戒日,村裡的人就從四面八方趕來設供祭佛,時常聽到天空中有音樂聲,聲音震動蒼天,空曠清朗,交響聲充滿耳內。出自《三寶感通記》。

蒯武安

隋朝時的蒯武安,是蔡州人,他力氣非常大,擅長射箭,常常射殺老虎。正趕上老虎在嵩山以南行凶,武安便前去射虎。快到深山時,忽然有一個像野人一樣的怪物,用手撕開老虎的皮,罩在武安的身上,又把他推下深澗。等他起來,自己已經變成老虎了。他非常驚慌害怕,不知道怎麼辦。忽然聽到鐘聲,知道是佛寺,就去求救。果真看見一個和尚在念《金剛經》,他就閉著眼睛趴在那裡。那個和尚用手摸他的頭,忽然聽到一聲巨響,

頭已破矣,武安乃從中出,即具述前事。又撫其背,隨手而開,既出,全身衣服盡在,有少大蟲毛,蓋先灸瘡之所粘也。從此遂出家,專持《金剛經》。出《報應記》。

睦彥通

睦彥通隋人,精持《金剛經》,日課十遍。李密盜起,彥通宰武牢,邑人慾殺之,以應義旗。彥通先知之,遂投城下,賊拔刀以逐之。前至深澗,迫急躍入,如有人接右臂,置盤石上,都無傷處。空中有言曰:“汝為念經所致,因得還家。”所接之臂,有奇香之氣,累日不滅。後位至方伯,九十餘終。出《報應記》。

杜之亮

隋杜之亮,仁壽中為漢王諒府參軍。後諒於幷州舉兵反,敗,亮與僚屬皆繫獄。亮惶懼,日夜涕泣。忽夜夢一僧曰:“汝但唸誦《金剛經》,即此厄可度。”至曉,即取經,專誠習念。及主者並引就戮,亮身在其中。唱者皆死,唯無亮姓名。主典之者皆坐罰,俄而會赦得免。顯慶中,卒於黃州刺史。出《報應記》。

慕容文策

慕容文策隋人,常持《金剛經》,不吃酒肉。大業七年暴卒,三日復活,雲:初見二鬼,把文牒,追至一城門,顧極

頭已經破了,武安才從虎皮中出來,就把之前發生的事詳細地告訴和尚。和尚又撫摸他的脊背,身上的虎皮隨手而開,武安才完全露出來了,全身的衣服都在,只是有少許虎毛粘在身上,大概是先前長瘡的地方粘的毛。從這以後他便出家為僧,專心持念《金剛經》。出自《報應記》。

睦彥通

睦彥通是隋朝人,虔誠地持誦《金剛經》,每天誦讀十遍。當時李密造反,彥通守衛武牢關,城裡的人想要殺他,來響應義軍。彥通事先知道了這件事,急忙出城,賊眾拔刀來追趕他。到了深澗前,被迫急忙跳入澗中,他感到好像有人接住他的右臂,把他放在磐石上,他一點兒也沒有受傷。空中有人說:“你因為念經才能得救,得以回家去。”他被接住的那個右臂,有奇異的香氣,很多天都沒有消散。之後官至地方長官,活到九十多歲才死。出自《報應記》。

杜之亮

隋朝的杜之亮,在文帝仁壽年間做漢王楊諒的參軍。後來楊諒舉兵在幷州謀反,失敗,亮和他的同僚都被抓進牢獄裡。亮惶恐害怕,整天哭泣流淚。忽然夜裡夢見一個和尚說:“你只要唸誦《金剛經》,就可免除這種厄運。”到了天亮,杜之亮就拿來經書,專心致志誦讀。等到和首犯一起準備受刑時,杜之亮也在當中。點到名的都處死,唯獨沒有唸到杜之亮的姓名。主持典刑的人都被罰,後來趕上大赦就把杜之亮放了出來。到了唐高宗顯慶年間,在黃州刺史的任上死去。出自《報應記》。

慕容文策

慕容文策是隋朝時候人,常常持誦《金剛經》,不喝酒,也不吃肉。隋煬帝大業七年突然死去,三天後又活了過來,說:當初看見兩個鬼卒,手拿文書,把他帶到一個城門前,那座城看上去很是

嚴峻。入行四五里,見有宮殿羽衛,王當殿坐,僧道四夷,不可勝數。使者入見,文策最在後。一一問在生作善作惡,東西令立。乃唱策名,問曰:“作何善?”對曰:“小來持《金剛經》。”王聞,合掌嘆曰:“功德甚大,且放還。”忽見二僧,執火引策。即捉袈裟角問之,僧雲:“緣公持經,故來相衛,可隨燭行。”遂出城門。僧曰:“汝知地獄處否?”指一大城門曰:“此是也。”策不忍看,求速去。二僧即領至道,有一橫垣塞路,僧以錫扣之,即開。雲:“可從此去。”遂活。出《報應記》。

柳 儉

唐邢州司馬柳儉,隋大業十年任岐州岐陽宮監。義寧元年,坐誣枉系大理寺。儉至心誦《金剛般若經》,有兩紙未通,不覺眠睡。夢一婆羅門僧報雲:“檀越宜誦經令遍,即應得出。”儉忽寤,勤誦不懈。經二日,忽有敕喚,就朝堂放免。又儉別時,夜誦經至三更,忽聞有異香,散漫滿宅,至曉不絕,蓋感應所致也。儉至終,計誦經得五千餘遍。出《法苑珠林》。

蕭 瑀

蕭瑀,梁武帝玄孫,樑王巋之子。樑滅入隋,仕至中書令,封宋國公。女煬帝皇后,篤信佛法,常持《金剛經》。議伐高麗,不合旨,上大怒,與賀若弼、高熲同禁,欲置於法。瑀就其所,八日念《金剛經》七百遍。明日,桎梏忽自脫,守

嚴峻。入城走了四五里,看見有宮殿和侍衛儀仗,閻王正坐在大殿中,和尚道人、四方蠻夷,數不勝數。使者進入拜見,文策跟在最後。閻王一個一個問被抓來的人生前做的善惡等事,然後讓他們站在東西兩邊。喊到文策的名字,問他說:“你做了哪些好事?”文策回答說:“我從小就奉持《金剛經》。”閻王聽後,拍手稱讚說:“功德很大,暫且放你回去。”忽然看見兩個和尚,舉著火把領著文策。文策抓住和尚的衣角問他,和尚說:“因你念經,因此來護衛你,可隨著火把走。”這就出了城門。和尚說:“你知道地獄在哪裡嗎?”然後指著一個大城門說:“這就是。”文策不忍看,請求趕緊離開。兩個和尚就領他到了路上,有一堵牆堵住了去路,和尚就用錫杖敲打,牆就打開了。和尚說:“可以從這裡出去。”於是文策就復活了。出自《報應記》。

柳 儉

唐代邢州司馬柳儉,隋煬帝大業十年時曾任岐州岐陽宮監。隋恭帝義寧元年,他被誣告而監禁在大理寺。柳儉虔心誦讀《金剛般若經》,有兩頁沒有讀完,不知不覺睡著了。夢見一個印度僧人告訴他說:“施主誦讀經書應當從頭到尾讀完,這樣就能夠得到釋放。”柳儉醒來,勤奮不懈地誦經。又過了兩天,忽然又有敕令召喚,在朝堂上放了他。柳儉在離別時,當天夜裡誦讀經書到三更時分,忽然聞到有奇異的香味,散漫整個宅院,一直到早晨也沒有消散,大概是感動上天所致。柳儉一直到死,共誦讀經書五千多遍。出自《法苑珠林》。

蕭 瑀

蕭瑀,梁武帝的玄孫,樑王蕭巋的兒子。樑朝滅亡後歸順隋朝,官到中書令,封為宋國公。女兒是隋煬帝的皇后,他篤信佛法,常持誦《金剛經》。因商議討伐高麗,不合皇帝的旨意,皇上大怒,把他與賀若弼、高熲一起囚禁,想要置之於法。蕭瑀在牢獄中,八天共念《金剛經》七百遍。第二天,枷鎖忽然自己脫落,看守

者失色,復為著。至殿前,獨宥瑀,二人即重罰。因著《般若經靈驗》一十八條,乃造寶塔貯經。檀香為之,高三尺,感一 石像,忽在庭中,奉安塔中,獲舍利百粒。貞觀十一年,見普賢菩薩,冉冉向西而去。出《報應記》。

趙文信

唐遂州人趙文信,貞觀元年暴死,三日後還蘇。自說雲:初死時,被人遮擁驅逐,同伴十人,相隨至閻羅王所。其中有一僧,王先問雲:“師在世修何功德?”師答雲:“道徒自生以來,唯誦《金剛般若經》。”王聞此語,忽即驚起,合掌贊言:“善哉善哉!師審誦《般若》,當得昇天,何因錯來至此?”言未訖,忽有天衣來下,引師上天去。王復喚遂州人前曰:“汝在生有何功德?”其人報言:“臣一生以來,不讀佛經,唯好庾信文章集。”王言:“庾信是大罪人,見此受苦,汝見庾信,頗識否?”答雲:“雖讀渠文章,然不識其人。”王即令引出庾信,乃見是龜身。王又令引去,少時復作人來,語云:“我為生時好作文章,妄引佛經,雜揉俗書,又誹謗佛法,謂言不及孔老之教,今受罪報龜身,苦也。”此人活已,具述其事。遂州人多好捕獵,及聞所說,共相鑑戒,永斷殺業,各發誠心,受持《般若》,迄今不絕。出《法苑珠林》。

劉 弼

唐劉弼,貞觀元年任江南縣尉。忽一日,有烏於房前樹上鳴。土人云:“是烏所止為不祥。”弼聞之恐懼,思欲修

的人大驚失色,又給他帶上。等到了殿上,煬帝唯獨寬恕了蕭瑀,那兩個人就受了重罰。於是蕭瑀寫《般若經靈驗》十八條,還建造寶塔貯藏經書。寶塔用檀香木造成,高三尺。感召來一尊黃銅佛像,落在院子裡,把這佛像也安放在塔中,獲得一百粒舍利。唐太宗貞觀十一年,看見普賢菩薩從塔中出來,慢慢向西而去。出自《報應記》。

趙文信

唐朝遂州人趙文信,貞觀元年忽然暴死,三天後復活。自己說:當初死的時候,被人簇擁驅趕,與同伴十人,相隨來到閻羅王的地府。其中有一個和尚,閻王先問他道:“師傅在世修行什麼功德?”和尚答道:“貧僧出生以來,專一誦讀《金剛般若經》。”閻王聽到這些話,忽然驚起,拍手讚道:“太好了,太好了!師傅認真誦讀《般若經》,應當昇天,為什麼錯走到這裡來?”話沒說完,忽然有天衣使者下來,接引和尚上天去了。閻王又叫遂州人上前說:“你在世時有什麼功德?”趙文信答道:“我一生不讀佛經,只喜好庾信文章集。”閻王說:“庾信是個大罪人,現正在這裡受苦,你看見庾信,能認識嗎?”回答說:“雖然讀他的文章,但卻不認識這個人。”閻王就叫人領出庾信,才看見是個烏龜的身子。閻王又叫人領回去,一會兒又變作人形來了,說道:“我活著的時候喜好寫文章,亂引佛經,雜糅世俗的書,又誹謗佛法,說佛教比不上儒教和道教,現在受罪報為龜身,很苦。”文信復活之後,把自己經歷的事講述出來。遂州人很喜歡打獵,聽到他的話之後,互相為鑑,永遠斷絕殺生的事,各發誠心,持誦《般若經》,到現在也不停止。出自《法苑珠林》。

劉 弼

唐朝人劉弼,貞觀元年的時候擔任江南縣尉。忽然有一天,有一隻烏鴉在他房前的樹上不停地鳴叫。當地人說:“這烏鴉停落的地方是很不吉利的。”劉弼聽了之後很是害怕,便想要修

崇功德,不知何者為勝。夜夢一僧,偏贊《金剛般若經》,令誦百遍。及寤,依命即誦至百遍。忽有大風,從東北來,拔此樹,隔舍遙擲巷外。其拔處土坎,縱廣一丈五尺。察暴風來處,小枝纖葉,並隨風回靡,風止還起如故。乃知經力不可思議。出《法苑珠林》。

袁志通

唐袁志通,天水人,常持《金剛經》。年二十,被驅為軍士,敗走巖嶮,經日不得食。而覺二童子,持滿盂飯來與之。志通拜,忽然不見。既食訖,累日不飢。後得還鄉,貞觀八年病死,兩日即蘇,曰:“被人領見王,王問在生善業,答雲:‘常持《金剛經》。’王甚喜曰:‘且令送出。’遂活。”出《報應記》。

韋克勤

唐韋克勤少持《金剛經》,為中郎將,從軍伐遼,沒高麗。貞觀中,太宗徵遼,克勤少持《金剛經》,望見官軍,乃夜出投之。暗不知路,乃至心念經,俄見炬火前導,克勤隨火而去,遂達漢軍。出《報應記》。

沈嘉會

唐沈嘉會,貞觀中任校書郎,以事配蘭州。思歸甚切,每旦夕,常東向拜太山,願得生還,積二百餘日。永徽六年十月三日夜,見二童子,儀服甚秀,雲是太山府君之子,府君愧公朝夕拜禮,故遣奉迎。嘉會雲:“太山三千餘里,何能可去?”童子曰:“先生閉目,勿憂道遠。”即依其言,瞬息

德行善,不知道做什麼最好。一夜夢見一個和尚,唯獨讚頌《金剛般若經》,讓他誦讀一百遍。劉弼醒了之後,按照和尚的話誦讀到一百遍。忽然從東北方向刮來大風,拔掉了這棵樹,隔著房舍遠遠扔到村外。拔掉樹留下的土坑,長寬一丈五尺。在察看風暴所經之處,所有的樹哪怕是小枝細葉,都一起隨風倒下,風停止之後又恢復原樣。這才知道經書力量的不可思議。出自《法苑珠林》。

袁志通

唐朝袁志通,是天水人,常常持誦《金剛經》。二十歲時,他被抓去做了士兵,打了敗仗後,逃到山岩險峻處,整整一天沒有吃東西。這時看見兩位童子,端著滿滿的一碗飯給他。志通拜謝,兩位童子轉眼就不見了。吃完飯,連著幾天也不餓。後來得以回到家鄉,貞觀八年病死,兩天後就醒了,說:“被人領著拜見閻王,閻王問他在世時做的好事,我答道:‘常持誦《金剛經》。’閻王高興地說:‘將他送回去。’於是我就活了。”出自《報應記》。

韋克勤

唐朝韋克勤從少年持誦《金剛經》,長大後做了中郎將,從軍攻打遼國,在高麗迷失。貞觀年間,唐太宗征伐遼國,克勤看見了官軍,就連夜出城投奔唐軍。天黑看不見去路,於是誠心念經,不一會兒看見火炬在前引導,克勤便跟著火炬走,終於找到了唐軍。出自《報應記》。

沈嘉會

唐朝沈嘉會,貞觀年間任校書郎,因犯罪被髮配到蘭州。他思歸心切,每天早晚,常向東拜泰山,希望能活著回去,一直過了二百多天。永徽六年十月三日夜,夢見兩個童子,儀表服飾很美,說是泰山府君的兒子,府君感謝他早晚禮拜,所以派他們來迎接他。嘉會說:“泰山三千多裡,怎麼能去呢?”兩個童子說:“先生閉眼,不要擔心路遠。”嘉會就按他倆說的那樣,一會兒

之間便到。宮殿宏麗,童子引入謁拜。府君即延入曲室,對坐談笑,無所不知,謂嘉會曰:“人之為惡,若不為人誅,死後必為鬼得而治,無有徼倖而免者也。若日持《金剛經》一遍,即萬罪皆滅,鬼官不能拘矣。”又云:“前府君有過,天曹黜之。某姓劉。”嘉會亦不敢問其他也。嘗與嘉會雙陸,兼設酒餚。嘉會起,於小廳東見姑臧令慕容仁軌執笏端坐,雲:“府君帖追到此,已六十日,未蒙處分。”嘉會坐啟府君,便令召仁軌入,謂曰:“公縣下有婦人阿趙,被縣尉無狀拷殺,阿趙來訴,遂誤追公。”庭前有盆水,府君令洗面,仍遣一小兒送歸。嘉會亦辭,復令二男送。凡在太山二十八日,家人但覺其精神昏昧,既還如舊。嘉會話仁軌於眾,長史趙持滿令人驗之,無不同。自此常持《金剛經》,遇赦得歸。出《報應記》。

陸懷素

唐吳郡陸懷素,貞觀二十年失火,屋宇焚燒,並從煙滅,惟《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獨存。函及標軸亦盡,惟經字竟如故。聞者莫不驚歎。懷素即高陽許仁則妻之兄也,仁則當時目睹,常與人言之。出《冥報記》。

的工夫就到了。宮殿宏偉華麗,童子領他進入拜見府君。府君便延請他進入內室,面對面坐著談笑,府君學識淵博,沒有不知道的事,對嘉會說:“人作惡,如果不被人殺,死後也一定會得到鬼的懲治,沒有能僥倖赦免的。如果每天能持誦《金剛經》一遍,所有的罪過就都沒有了,鬼官就不能拘捕你了。”他又說:“先前的府君有罪,天曹把他罷免了。我本人姓劉。”嘉會也不敢再問其他的事。有一次,府君和嘉會下棋,並且擺設酒宴。嘉會站起來,在小廳的東面看見姑臧縣令慕容仁軌捧著笏板端坐在那裡,說:“府君用帖子拘拿我到這裡,已經六十天了,還未處理。”嘉會坐下後稟告府君,府君便命人召仁軌進來,對他說:“你的縣裡有個女人叫阿趙,被縣尉毫無理由地拷打致死,阿趙到陰司告狀,就錯把你拘來了。”庭前有一盆水,府君讓仁軌洗了臉,叫一個童子送仁軌回去。嘉會也告辭,又令兩個童子送他。一共在泰山二十八天,家人們只覺得他的精神恍惚,回來之後恢復得和以前一樣。嘉會把仁軌的事告訴大家,長史趙持滿讓人驗證,果然是這樣。從此嘉會每天持誦《金剛經》,後來遇到大赦,得以回到家鄉。出自《報應記》。

陸懷素

唐朝吳郡的陸懷素家在貞觀二十年失火,房屋被燒燬,化為灰燼,只有《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保留了下來。裝經的匣子和裝經的卷軸也都燒完了,唯獨經文卻像先前一樣。聽到的人沒有不驚訝歎服的。懷素就是高陽縣許仁則妻子的哥哥,許仁則當時親眼看見,經常對別人說起這事。出自《冥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