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十一月七日 高亮奪水

很久以前,中國北方有一個叫做幽州的地方,這裡的人非常勤奮,過著安定的日子。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龍王竟然看上了幽州,就慢慢一點一點地把又鹹又苦的海水淹上了這塊土地,逼著百姓一步步地往後退,然後龍王帶領他的一家子遷到這兒,住了下來。這樣一來,好好的幽州成了“苦海幽州”,百姓吃鹹海水不能過日子,只好逃到山上去住。

山上又溼又冷,糧食也不容易種,大家過不慣山居的日子,都覺得很痛苦。

有一天,法力高強的哪吒駕雲經過幽州上空,看到百姓悽慘的情形,知道災難是由龍王引起的,心中非常不平,就向龍王一家人挑戰,經過一場驚天動地的決鬥,龍王一家人打了敗仗,被趕出了苦海幽州。

這一仗過後,幽州的海水漸漸退了,只有一點鹹苦的海水滲進地底,原來平坦的大地又露了出來。百姓歡天喜地地從山上回到平地,重新蓋起房子,開闢田園。慢慢的,這一片土地上的幾個村莊發展成鄉鎮,居民也漸漸淡忘“苦海”這個名稱了。

到了明朝初年,開國皇帝朱元璋決定在幽州修建一座中國最大的城市,於是他就派軍師劉伯溫來負責這項工作。劉伯溫帶了大批工匠來到幽州,選定了地點,就在當地招募人手,動工興建。許多人不等城蓋好,就進城住了下來。這座新城就是今天的北京。

當時,建城的消息傳到龍王耳裡,他氣得跳起來說:“人實在太可惡了!幽州是我的地盤,他們竟然敢在上面築城,我一定要給他們點顏色瞧瞧!”龍王和龍母一商量,就定出了一條毒計。原來,北京城裡有兩種水源,一種是清澄的甜水,一種是混濁的苦水,大家打了井,汲取甜水來飲用、做飯,又汲取苦水來洗濯衣服。龍王、龍母就想在北京城還沒建好以前,先把城裡的甜水和苦水都吸乾,讓居民沒水喝、沒水用,也沒法完成建造城池的工程!

一天早晨,龍王和龍母先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模樣,再要龍子、龍女搖身一變,變成兩個水缸,然後龍王把水缸放在一輛獨輪車上,他自己在車後推著,龍母在車前拉著,不一會兒,就順利地混進北京城。獨輪車沒聲沒息地在大街小巷裡穿來穿去,到了城裡最大的一口甜水井旁邊,龍王就把龍子變成的那個水缸吊下井,一口氣吸乾城裡所有的甜水,這樣城裡的人就沒有水喝了。然後龍王、龍母又悄悄地推著獨輪車,到了城裡最大的一口苦水井旁邊,龍母就把龍女變成的那個水缸吊下井,一口氣吸乾城裡所有的苦水,這樣城裡的人就沒有水用了。於是,龍王和龍母得意洋洋地推拉著車子,出了北京城。

這時候,劉伯溫正在研究怎麼樣建築宮殿,一個監督官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到他面前,說:“大軍師,不好啦!城裡面大大小小的井都幹了,不僅甜水沒有,連苦水也半滴不剩。工程缺水不能進行,大家沒水喝,日子也過不下去。請您快想辦法吧!”

劉伯溫原來就會卜算,他掐起指頭算了算,知道是龍王、龍母作怪,立刻派出部下去追查。不久部下回來報告:“一個時辰以前,有對老公婆,匆匆忙忙地推著一輛獨輪車出了西直門。他們的車上放了兩個大水缸,奇怪的是水缸上面還鑲了一片片魚鱗。”

劉伯溫一聽,暗想不妙,一拍桌子,站起來說:“糟糕,那對老公婆就是龍王、龍母,水缸一定是他們的子女變的,上面才會有鱗片。他們是想把城裡的水全部帶走啊!”

部下都著急地問:“難道沒辦法把水取回來嗎?”

劉伯溫說道:“當然可以。只要有人能夠追上龍王、龍母,把龍鱗水缸刺破,水就會流回城裡。不過,這個人必須身體壯、跑得快,還要勇敢才行!”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覺得這件事太危險了,都說不出話來,只能搖頭嘆息。

突然,有個人響亮地喊道:“讓我去!”大家驚訝地循著聲音望過去,原來說話的這人叫高亮,是一個年輕力壯的泥水匠。

劉伯溫仔細地打量高亮一番,很滿意地拍拍他的肩膀,交給他一把鋒利的紅穗長矛槍,說道:“好,這項重大的任務就交給你。記住!你刺破水缸以後,只能一直往前跑,千萬不能回頭看,直到跑回城裡才算安全。”高亮點點頭,接過紅穗長矛槍,便頭也不回地朝西直門跑。

高亮出了西直門,順路一直跑了二十多裡,也沒看見什麼老公婆,只得再往前跑。跑啊跑的,前面出現了兩條岔路!高亮看到左邊的路上有獨輪車軋過的印子,就毫不猶疑地朝這條路繼續追趕。

但是他跑了沒多遠,地上的車印沒了,這條路又沿著一個土丘分成兩條岔路,一條是寬路,一條是窄路。高亮發現窄路的地上溼溼的,還有幾片亮閃閃的鱗片,便飛也似的順著窄路追下去。

追了好一會兒,眼前是一大片樹林,樹林裡頭路又分成兩條,都看不出有獨輪車走過的痕跡,高亮這下子慌了手腳,不知道走哪一條路才好。碰巧有三個樵夫,從西邊那條通往玉泉山的小路走來,還一面大聲地聊著天。一個樵夫說:“我從來沒見過那種水缸,水缸上面居然有鱗片,而且還閃閃發光,可真是稀奇哩!”

另一個樵夫接著說:“我也覺得奇怪,玉泉山上原本有很多山泉,為什麼還要不怕麻煩地把平地的水運上山呢?”

第三個樵夫迫不及待地說道:“那對老公婆的力氣也真大,推著那麼重的兩大缸水,走起路來居然快得很呢!”

高亮聽了,心想他們說的一定就是龍王、龍母了,立刻高興地朝西邊那條路追了過去。他雖然跑得汗流浹背,又渴得慌,卻不敢稍稍休息一下,生怕誤了大事。他追著追著,漸漸聽見一陣陣車輪轆轆的聲音……

這時候,月亮已經從東方爬上天了,高亮果然看見前頭有一個老公公和老婆婆,推拉著一輛獨輪車走到了玉泉山下,車上的兩個大水缸,在月光下閃閃發亮。高亮的腦海裡迅速閃過一個念頭:“這對老公婆一定是龍王、龍母了,這兩缸水一定是一缸甜水、一缸苦水,但是究竟哪一缸是甜水,哪一缸是苦水呢?我一槍刺下去,龍王一定不會讓我再刺第二槍的。要是我刺破了苦水缸,只能搶回苦水,可怎麼好?”

高亮想了想,飛快地一個箭步閃到龍王身後,抄起手中的紅穗長矛槍,用力往水缸刺去,“砰、砰”兩聲巨響,高亮竟然連著刺穿了兩個水缸!高亮興奮極了,轉身就往回跑,只聽得身後好像有一波波浪濤,“嘩嘩嘩嘩”不停地衝過來。

高亮心裡雖然害怕,可是想起出發以前,劉伯溫告訴他的話,就不敢回頭看,只管賣力朝前跑。身後的大水似乎越跟越急,一陣陣冰涼的水汽逼了過來,有幾個浪頭已經打上高亮的肩頭了!

月亮漸漸往西移轉,高亮跑了半天,終於望見西直門了,遠遠的城牆上,大軍師劉伯溫和許多將官都在向他招手。高亮心想:“現在快要進城了,回頭看一眼,大概沒有關係吧?”他忍不住回了頭,只見身後不到一步遠的地方,便是一清一濁兩股比牆還高的水流向他衝來,水裡還有兩條凶惡的大龍張開爪子,撲了過來。高亮愣了一下,步伐跨得慢了一點,就在這一剎那,一個無情的大浪忽地把他吞沒了。

高亮一回頭,只見一清一濁兩股比牆還高的水,嘩啦啦衝過來,水裡兩條凶惡的大龍,也張開爪子撲了過來。

高亮不幸犧牲了,但是他已經成功地把水引回北京城,甜水回到原來的甜水井裡,苦水回到原來的苦水井裡,修建北京城的工作終於順利地完成,而城裡的人也不怕沒水喝、沒水用了。後人為了感謝高亮,就在他被浪濤吞沒的地方造了一座橋,命名為“高亮橋”,永遠紀念著這個勇敢的英雄。

劉伯溫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但是北京的建城遠在明朝之前,並非由劉伯溫監督首建的,這故事顯然出於附會。高亮橋在古代原名高梁橋,民間盛傳高亮奪水回北京的故事,因此也將此橋叫做高亮橋。事實上,高亮正代表著修建北京城的無數無名英雄,民間代代傳述深具悲劇性的高亮故事,此中也蘊含著對無數地方英雄的感恩之情。

●大圖為神話式彩畫,水的表現精彩靈動,先是從水壺躥出,又與龍交纏追逐,最後在前景處波濤洶湧如洪水,畫面緊張,充滿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