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十月十七日 三百年前臺灣歷險記

鬱永河一行人由臺南出發,要到北投去採硫黃。

今天我們從臺灣的臺南乘車走高速公路到臺北,只要花四小時就夠了。但是,小朋友,你知不知道,三百年前有個叫鬱永河的人,卻花了二十多天才辛辛苦苦地走完這段路?當時的臺灣,和今天真是大不相同呢。

鬱永河是清朝時候杭州的一個書生,平時就很喜歡旅行、探險。他聽說臺灣是新開發的島嶼,心裡想:“我一定要找機會去玩玩。”

那年,福州火藥庫發生意外爆炸,把貯備的大量火藥通通炸光了。正巧臺灣北部,也就是現在臺北市的北投、天母一帶,出產很多製造火藥用的硫黃,官府便想派人去臺灣開採。當時的臺灣,剛收入清朝版圖不久,除了臺南一帶漢人較多外,大部分土地都是一片蠻荒,原始森林裡更藏著毒蛇猛獸,隨時會吃人。一聽說要到臺灣採硫黃,簡直沒有人敢接受這個任務。鬱永河知道後,就自告奮勇地說:“讓我去臺灣採硫黃吧。”

鬱永河和助手王雲森從廈門啟程,渡過臺灣海峽,抵達當時的首府臺南。他一上岸,就看到很多當時臺南的官員,都乘坐牛車上班,覺得好玩極了。原來,臺灣不產馬,只產牛,所以牛成了人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在臺南,有人勸他:“到北部去,要翻過許多高山,渡過許多急流,危險極了。而且北部又潮溼,又多瘴氣,人一到就會生病死去,你還是別去吧。”

本圖仿清康熙年間臺灣古地圖形式繪成。三百年前的臺灣除了臺南稍事開發外,其他地方尚是榛莽一片。紅色虛線是鬱永河渡過臺灣海峽,由臺南到臺北採硫的路線。

鬱永河卻搖搖頭,堅定地說:“我不怕這些危險,再怎麼困難也要完成任務。”他一邊說,心裡又一邊想:“正因為路途困難,我才能充分欣賞到臺灣的天然美景呢。”

鬱永河準備好採硫黃的工具以後,本來打算搭船北上,但是聽說在海上如果遇上了颱風,很容易翻船,就改從陸上走。他的助手王雲森卻認為搭船既舒服,速度又快,堅持要搭船。鬱永河沒辦法,就讓王雲森帶著採硫黃的工具乘船走水路,自己率領部下乘牛車走陸路。

當時,臺南到嘉義是片富庶的平原,鬱永河看見大太陽底下,很多農人彎著腰,在綠油油的稻田裡工作,沿途還種了很多好吃又特別的水果,像芒果、楊桃、香蕉、菠蘿、甘蔗、西瓜,都是大陸上很少見的。鬱永河被太陽晒得口乾舌燥,就向農人買西瓜來解渴,臺灣的西瓜又甜又大,吃得他眉開眼笑。

“人人都說路多麼難走。其實,不是蠻好走的嗎?”鬱永河吃了一肚子西瓜,又高興地坐上牛車出發。牛車像搖籃一樣搖搖晃晃的,他漸漸打起盹來。

“哎喲!好疼噢。”鬱永河突然感到身上一陣刺痛,大叫著驚醒過來。他睜開眼,卻發現四周一片漆黑,連忙問部下:“咦,怎麼天黑得這麼快?”

“天沒有黑啊!”一個部下四面看看,說,“我們在原始森林裡,樹木太茂密了,陽光照不進來,所以好像天黑呀。”

原來一走過嘉義,到處都是原始森林。鬱永河小心地撥開路旁的荊棘,說:“到處長滿荊棘,怪不得刺得我又癢又疼。”

越往北走,黑森林裡的荊棘越是濃密,有時候鬱永河還得用斧頭、柴刀,和部下一起砍出路來。這時候,剛好又遇到雨季,大家都被淋得一身溼透,真是難過極了。

雨季的時候,河水特別急。鬱永河從南到北,總共過了九十六條河。因為沒有橋樑,也沒有渡船,常常就乘坐牛車渡河。可是,碰到水深的大河,就得另想法子了。有一回,鬱永河帶著夥伴來到大甲溪,不幸又遇到颱風。連續幾天狂風暴雨,大甲溪的溪水漲得很高,他們沒辦法渡過,被困在牛罵社,也就是現在臺中市的清水。鬱永河心裡直髮愁:“渡不了溪,就趕不上和王雲森的船會合,怎麼辦呢?”

鬱永河從南到北,共渡過九十六條河。因為途中沒有橋樑和渡船,常常得乘牛車渡河。

這時候,牛罵社的地方官領著一批高山族人來見鬱永河,對他說:“叫這些人跳進水裡搭座臨時的橋,就可以渡溪了。”

鬱永河看看滾滾的溪流,說:“不行,水這麼急,太危險了,怎麼可以為我們渡河,卻叫他們去冒生命危險?”

鬱永河堅決不肯叫高山族人冒險搭橋,只好再等下去。十天後,風雨終於小些了。於是,他下令強渡大甲溪。

高山族人感激鬱永河心地仁慈,都趕來幫忙。他們先把牛車上的行李,頂在頭上游水送到對岸,又做竹筏載鬱永河過溪。強勁的溪水“嘩啦啦”衝來,把竹筏衝得團團轉,鬱永河不小心掉進水裡,一下子就衝得好遠!這時候,幾個身材高大的高山族人不顧一切“撲通、撲通”跳下水,在激流中奮勇把他救上岸。

鬱永河好不容易才撿回一條命,感激地對他們說:“如果沒有你們,我早就淹死了。你們真是又勇敢、又善良啊!”

從此,高山族人都和鬱永河做了好朋友,一路護送鬱永河的牛車隊走了好幾天,渡過好幾條溪。

沿著海岸前進的時候,鬱永河聽到轟隆的浪濤聲,憂慮地想:“王雲森在海上遇到颱風,恐怕更危險吧。”才這麼想著,他向前一看,突然臉色大變,急忙跳下車,往前奔去,向一個衣服破破爛爛的人說:“你怎麼在這裡?怎麼這樣狼狽?”

原來這人正是王雲森。他的船在海上被颱風吹翻了,幸虧別的船路過救起他,才撿回性命。

王雲森慚愧地說:“我應該聽你的話,走陸路才對。不過,幸好沉船的地方水淺,我把大部分的工具都撈起來了,我們仍然可以煉火藥。”

鬱永河聽了,就催促大家趕路,希望早日到達目的地 北投。

這一天,牛車隊來到現在新竹縣的竹南附近,鬱永河看到一群高山族人正把一頭粗壯凶猛的牛關進木籠裡。木籠很小,那頭牛低著頭、彎著腿,動都不能動,嘴裡不時發出憤怒的吼聲。

“這是幹嗎?”鬱永河好奇地問。

“這是我們剛抓到的野牛,性情很凶暴,所以要關在小籠子裡磨磨野性。拉車的牛就是這樣馴服的呀。”他們答道。

鬱永河靠著路旁大樹坐下,問:“臺灣有很多野牛嗎?”

“不但野牛很多,還有梅花鹿、水鹿、雲豹、黑熊、野山羊……”他們說著,突然大叫一聲,“不要動!”然後一個箭步衝向前,從鬱永河頭上的樹梢抓下一條蛇。高山族人抓著不斷扭動的蛇,在鬱永河面前晃一晃,微笑著說:“蛇也不少呢!”

三百年前的臺灣,真是個天然的野生動物園啊!

就這樣,鬱永河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淡水了。他乘船沿淡水河往上游劃去,一過關渡,看到今天的臺北市時,“啊呀”一聲,他不禁讚歎地驚叫起來:“好美麗的湖啊!”原來當時臺北盆地的大部分都還浸在湖水裡呢!

鬱永河換乘獨木舟,從湖邊進入磺溪,抵達北投的硫黃谷。一到那兒,他大喊道:“哇,這地方簡直像地獄一樣!”

硫黃谷裡,草木不生,地上冒出白煙,像沸水一樣四處噴濺,風一吹就傳來陣陣硫黃的臭味。鬱永河靠近硫黃穴口時,覺得好像走在熱水鍋上面,地底不斷“隆隆”地震動著。他探頭往穴裡看,“呼”的一陣毒焰撲來,嚇得他倒退了好幾步。

鬱永河很快地開始工作,在山腰蓋起草寮,用布匹向高山族人交換採來的硫土,並且開始煉硫黃。

鬱永河用布匹向高山族人換取硫土,在草寮前煉硫黃。

開採硫黃的工作整整進行了五個月。這段期間裡,有人受不了硫黃的氣味,躺在床上起不來;有人染上痢疾死了;有時颱風吹來,山洪暴發,沖走了房屋,大家餓得幾天幾夜沒東西吃……可是不論碰到什麼災難,鬱永河都咬緊牙,繼續工作。

終於,鬱永河煉出了大量的硫黃,完成了任務。他搭船返回福建時,站在甲板上,回頭望著漸漸消失的臺灣,嘆了一口長長的氣,感慨地說:“臺灣啊臺灣,今天的臺灣雖然到處是蠻荒的森林,居民也很少,但是這一塊美麗、肥沃的土地,總有一天會被開發成繁榮富庶的好地方!”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三百年後的今天,臺灣果然被充分開發,成為繁榮的寶島。當我們讀完鬱永河的故事,都不得不佩服他勇於冒險的精神、負責的態度和遠大的眼光。

三百年前,臺灣只有臺南附近稍事開發,大部分地區都還是煙瘴洪流。鬱永河以一介書生,不但完成採硫任務,並且對臺灣的山川形勢、物產氣候及民情風俗,觀察得極為翔實,寫成一部《裨海紀遊》,是臺灣早期開發史上彌足珍貴的文獻,本篇故事即據此文獻編寫而成。

●地圖為中國傳統輿圖,具體描繪山脈、河流和房舍,與西方地圖不同。第三幅強調渡河時浪花洶湧並捲起砂石導致水面汙濁,以此營造驚心動魄的渡河景況。大圖以粗獷的暖色調錶現拓荒,又以鬱永河的衣著,區別文明與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