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四月十六日 蔡襄造洛陽橋

洛陽江是福建泉州的一條大江,江上來來往往的船隻非常多。江水又大又急,常常把船衝翻了,岸邊的居民總想在江上建一座橋,可是江水太急了,建橋非常困難。

一個灰濛濛的早晨,洛陽江上突然捲起滔天大浪,浪頭打到船上,發出“啪啪”的巨響,船上的人被一波一波的巨浪澆得渾身溼透,船也被打得東倒西歪,眼看著就要翻了。

“救命啊!救命啊!”船上響起一陣陣淒厲的叫喊,小孩子更是嚇得哇哇大哭,大家亂成一團。

就在這萬分危急的當兒,搖搖晃晃的船頭突然出現一位白衣姑娘。白色的衣帶,被風吹得飄揚起來。

白衣姑娘閉上眼睛,嘴裡喃喃念著,唸完伸手一指,說也奇怪,狂大的風浪就漸漸平靜下來了,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睜開眼睛仔細一看:“原來是觀世音菩薩救了我們的命。”船上的人紛紛跪下來拜謝。

觀世音菩薩輕輕走到一位懷孕的婦女身邊,慈祥地對她說:“你不用謝我。將來,你肚子裡的這個孩子,會為洛陽江造一座大橋,讓大家平安過江。”說完,就消失不見了。

其他的人聽了,紛紛過來向這位婦人道賀:“恭喜你,蔡夫人,將來你兒子一定很了不起。”

蔡姓婦人回到家裡,過了不久,便生下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取名“蔡襄”。

蔡襄從小就是個聰明活潑的孩子,書讀得很好,也喜歡幫助別人。蔡夫人常常跟他提起江上遇救的故事,並且時時提醒他:“記住喔!等你長大了,無論如何要在洛陽江上造一座橋,讓來來往往的人都得到方便。”蔡襄把母親的話牢牢記在心裡。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蔡襄已經三十歲了。他考中進士,成為朝廷裡的宰相。雖然官位很高,生活過得很好,但是蔡襄並不快樂,他心裡一直記掛著回泉州造橋的事。可是皇帝很喜歡他,不肯讓他回家鄉去,蔡襄只好動腦筋想辦法。

一天傍晚,蔡襄正坐在庭院裡休息。偶然低下頭,看到地上成群的螞蟻,排成一個長長的“一”字,正往樹洞裡爬著。“噢!有了。”他用力一拍腿,腦子裡浮出一個計策……

第二天,蔡襄悄悄地跑到皇帝的後花園裡,用一支蘸滿蜂蜜的毛筆,在芭蕉葉上寫下八個大字,寫完又悄悄地回去了。花園裡螞蟻很多,聞到蜂蜜的甜味,通通爬過來舔。

清晨,皇帝照例要到後花園裡賞花。一朵朵嬌豔的花兒,沾滿了晶瑩的露水,真叫人喜歡。他無意中走到芭蕉樹下,看到螞蟻在葉子上排成八個大字,脫口唸出:“蔡襄蔡襄,回鄉做官。”唸完,蔡襄突然從花園裡跑出來,跪在地上向皇帝磕頭:“多謝皇上的恩典,臣明天就回泉州去。”

皇帝脫口唸出了芭蕉葉上螞蟻聚成的字,原來這是蔡襄用蜂蜜寫成的。

皇帝嚇了一跳,忙說:“不不,我只是在念那幾個字。”蔡襄卻說:“皇帝的話,就是聖旨,一定要算數的。”沒有辦法,皇帝只好讓蔡襄回故鄉做官了。

回到泉州,蔡襄馬上動手建橋。但是洛陽江上的波浪依舊洶湧,橋樑的石基剛放下水,就被大浪衝走,根本沒辦法建橋。蔡襄煩惱極了,想來想去,最後想到了海龍王。他想:“也許可以和海龍王打個商量,求他把洛陽江的江水退掉,這樣,造橋的工作就容易多了。”

主意打定,蔡襄提起筆來,立刻寫了一封信給海龍王。寫完,蔡襄又傷腦筋了:“要叫誰去送這封信呢?”

他問手下的人:“你們有人能下得海嗎?”

衙門的僕役中,正好有一個名叫夏德海的,以為蔡襄在叫他,連忙回答:“小人正是夏德海。”

蔡襄以為他能下海,高興極了。他說:“你能下海,太好了!這封信麻煩你交給洛陽江裡的海龍王,請他把江水暫時退去,好讓我順利造橋。”

夏德海聽他這麼一說,嚇得兩腿發軟,魂都飛了。可是蔡大人的話,怎麼能違抗呢?可憐的夏德海,愁眉苦臉地來到江邊。為了壯膽,出門前還猛灌了三杯烈酒呢!

夜裡,洛陽江水依舊是嘩啦啦地翻滾,夏德海喝得醉醺醺的來到江邊,迷迷糊糊中身子一歪,就醉倒在地上了。

夢裡,夏德海發現自己來到一個鑲滿珍珠、貝殼的宮殿裡,宮殿四周閃著耀眼的銀光。蝦兵蟹將分列兩旁。夏德海看著兩眼都花了。轉過身來,呀!那可不是海龍王嗎?炯炯的眼神,把他嚇得連忙跪地,結結巴巴地說:“小的夏……夏德海,奉泉州知府蔡大爺的命令,把這……這封信交給大……大王。”龍王把信接過來,看過後點點頭說:“可以,我答應暫時退水。”就在夏德海的手心上寫了一個“醋”字,揮揮手說:“你現在可以回去了。”

江邊一陣陣的涼風,把夏德海吹醒了。揉了揉眼睛,想到夢中的情景,他趕緊把手攤開一看,果然有個“醋”字。夏德海搞不明白寫這個字是什麼用意,只好回去向蔡大人報告。

蔡襄看了看夏德海手心上的字,想了又想,突然興奮地說:“我明白了。醋字是一個‘酉’字和右邊的‘廿一日’合成的,也就是說,海龍王答應我們從廿一日酉時開始退水,真是太好了。”

原來,古時候的酉時指的是晚上的五點到七點之間。果然,到了廿一日晚上六點多時,一陣“嘩啦嘩啦”的浪潮聲,把附近的人都吸引到江邊。“江水退了!江水快退光了。”民眾驚奇得大喊。蔡襄準備了香燭,在江邊祭拜,感謝海龍王幫了大忙。

“哼唷!哼唷!”造橋的工作終於順利展開。這真是一件艱苦的工作啊!洛陽江有一里多寬,橋就要有一里多長。這麼長的橋,需要很多的人力,花很多的錢,才能完成。蔡襄招募了成千成萬的工人來造橋,每天就要吃掉很多的米和菜。過了不久,錢花完了,蔡襄又開始煩惱。

這次他想起了曾經救母親一命的觀世音菩薩。他很誠心地跪下來禱告:“觀音大士,當年你說我會造橋,現在造橋的工作進行了一半,卻沒錢給工人買米買菜,這要怎麼辦呢?求觀音大士發發慈悲,讓我完成造橋的心願啊!”

第二天,洛陽江上突然出現了一艘從沒見過的小船在江面上飄來飄去,船上坐著一位非常美麗的白衣少女。來來往往的人,都被她的美貌吸引住腳步。

白衣少女突然開口了,她說:“你們可以用銀子丟我,誰丟中我的身體,我就嫁給他做妻子。”話剛剛說完,就有許多年輕人急急忙忙向她拋銀子,連一些平日吝嗇的有錢大爺也忘記自己年紀一大把了,拼命掏盡口袋,向白衣少女丟銀子。

說也奇怪,雨點似的銀子怎麼也打不中美麗的白衣少女,通通掉到船上了。一會兒工夫,少女身邊已經堆滿了銀子。她把一船的銀子通通交給蔡襄,就化作一陣煙消失了。蔡襄這才知道,原來船上的少女就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聽了他的禱告,特地趕來幫忙籌錢!

岸上的人紛紛拋出銀子,可是怎樣也打不中美麗的白衣少女,銀子通通掉到船上去了。

有了這麼多錢,加上工人的同心合力,一道像彩虹般壯觀的洛陽橋終於完成了。從此,洛陽江兩岸的人再也不必冒生命的危險坐船渡江,洛陽橋給了大家很大的方便。

在今天福建省的洛陽江上,還有這座像跨海長虹般的洛陽橋,據說就是這樣造成的。

洛陽橋又叫萬安橋,是宋仁宗時蔡襄所建,位於今天福建省晉江市東邊的洛陽江上,是福建省最大的建築物,也是我國第一座濱海跨江大石橋。在橋座底部養了許多牡蠣,利用聚集的牡蠣硬殼,使橋基鞏固,連成一體,這就是現代建築學中的“筏形基礎”。洛陽橋是世界第一座採用“筏形基礎”的橋樑,比西方早了九百多年呢!

●大圖為神話性彩繪,畫面壯闊浪漫,深具神幻色彩。觀世音化身為白衣少女,岸上眾男子丟出的錢幣宛如一陣黃金雨,灑滿船上,為籌建遠方尚未完成、露出一節節橋墩的洛陽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