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 Stephen Ross 公司理財 v12A

22.2 偏見

如果你的決定顯示出系統性的偏差,那麼你的判斷將出現系統性的錯誤。錯誤的類型取決於偏差的類型。在本節中,我們將討論3個特別相關的偏差:①過度自信,②過度樂觀,③確認偏誤。

22.2.1 過度自信

由於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商業界出現了嚴重的判斷錯誤。至少在某些領域(回想一下我們之前關於駕駛能力的問題),我們都對自身能力過於自信。下面是另一個我們經常看到的例子:問問你自己,這門課程你將得到多少分數(儘管教授的性格武斷又反覆無常)。根據我們的經驗,幾乎每個人都會說“A”,或者最壞的也會說“B”。可悲的是,當成績公佈時,我們相信(但不是過於自信)至少有一些學生會很失望。

一般來說,當你高估自己做出正確選擇或決定的能力時,你是過於自信的。大多數的商業決策都需要對未知的將來做出判斷。相信你能夠準確地預測將來是過度自信的一種常見形式。

另一個過度自信的好例子來自於對股票投資者的研究。研究人員檢查了大量的真實經紀賬戶,以瞭解投資者如何選擇股票。投資者的過度自信會導致他們高估自己挑選最佳股票的能力,從而導致過度交易。有證據支持這一觀點。首先,投資者的交易傷害了他們自己。交易最多的賬戶表現明顯不如交易最少的賬戶,主要是因為相關的交易成本。

第二個發現同樣有趣。男性註冊賬戶的表現明顯不如女性註冊賬戶。原因是男人的平均交易量更大。這個額外的交易與心理學的證據是一致的,即男性過度自信的程度高於女性。

22.2.2 過度樂觀

過度樂觀(overoptimism)會導致高估好結果、低估壞結果的可能性。過度樂觀和過度自信是相關的,但是它們不是一回事兒。例如,過度自信的人可以(過度自信地)預測一個糟糕的結果。

樂觀通常被認為是一件好事。樂觀的人有“樂觀的性格”和“開朗的性格”。然而過度樂觀易導致錯誤的決定。若是做資本預算的背景下,過於樂觀的分析師總是高估現金流並低估失敗的可能性。這樣做會導致高估項目的淨現值,這在商業界很常見。

22.2.3 確認偏誤

當你評估一個決定時,你要收集信息和意見。在這方面,一個共同的偏見是更多地關注符合你意見的信息,以及貶低或忽視不符合或不支持你立場的信息。這種現象被稱為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而有確認偏誤的人往往會花費太多的時間試圖證明自己是正確的,而不是尋找那些可能證明他們錯了的信息。

這裡有一個典型的心理學例子。下面有4張卡片。卡片被標記為a、b、2和3。要求你評估以下表述:“任何一面帶有元音的卡片另一面都是偶數。”你被要求在4張卡片中翻出一張來判斷這個陳述是正確還是錯誤的。翻轉一張卡片要花費100美元,所以你想要儘可能地節約。你會怎麼做?

你可能會先把上面寫著“a”的卡片翻過來,這是正確的。如果我們找到一個奇數,那麼我們就完成了判斷,因為這個表述是錯誤的。

假設我們找一個偶數。接下來呢?大多數人都會把寫著“2”的卡片翻過來。這是正確的選擇嗎?如果我們找到一個元音,那麼我們就證實了這句話,但是如果我們找到了一個輔音,我們就什麼都不知道。換句話說,這張卡不能證明該陳述是錯誤的;僅僅只能確認它,所以選擇這張卡就是確認偏誤的一個例子。

緊接著,沒有必要將標籤為“b”的卡翻過來,因為該表述中沒有提到任何關於輔音的信息。剩下最後一張卡片了。我們有必要把它翻過來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另一邊可能有一個元音,這將會推翻這個說法,但大多數人會選擇寫著“2”的這張卡而不是寫著“3”的那張。

概念問題

22.2a 什麼是過度自信?它的代價有多大?

22.2b 什麼是過度樂觀?它的代價有多大?

22.2c 什麼是確認偏誤?它的代價有多大?